“海洋非遗项目”并不多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海洋大省,目前,海南所拥有的与海洋有关的非遗项目并不多。据了解,在我省28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与海洋紧密相关,能体现渔民生产的仅有“南海航道更路经”一项,此外则是“临高渔歌”;在72项省级非遗项目中(含国家级项目),则有“海螺姑娘传说”“海南谚语(临高渔谚)”“疍歌”“海盐晒制技艺”“祭祀兄弟公出海仪式”“海口天后祀奉”。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像“海男”这类文化项目,进行申遗时难度在哪里?
比起黎锦、民歌等陆地上进行的文化民俗项目,这些海上项目一来是在大众面前展示有限,曝光率低;二来是出海的渔民往往都是小群体出入,因时间、地点等多种原因,人们从技术层面上难以进行“追踪”,加之非遗资源整理和申请工作在人力、物力上的限制就导致各市县在渔业捕捞等出海项目上的申报数量占比很低。
在邓景华看来,海南的海洋非遗项目少,客观上,由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观念被现代化的生活更替的步伐加快,致使海南现在可以见到的遗存大多不具备典型意义,即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普遍存在,缺乏突出特点;主观上来说,在普查和调研等相关工作上力度有限,发掘不够,人们对遗产的认识也有待提高。
“相比较于‘海男’,疍家人文化也具有鲜明的海洋特色。‘海女’‘海男’仅是在海上作业;而疍家人则是日常起居全部在海上。但是,海南的疍家人本身数量就少,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中多数人又已迁移陆地。相比之下,广东的疍家人数量多,疍家文化的保护起步也早,所以广东的‘疍家文化’也更加成熟,成为其省级非遗项目。而海南仅有单独的‘疍歌’进入省级非遗项目。”刘实葵介绍,不光是“疍家人”,海南的“海男”“海女”也已是为数不多。
(编辑:余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