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艺术与收藏
海南古籍共24100余册 《昌黎先生集》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来源: 南国都市报 作者:易帆 时间:2017-04-06 10:16:55 星期四

  我省古籍“家底”初步摸清,全省共24100余册

  海南古籍保护还要做许多功课

  日前,我省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全省古籍“家底”初步摸清,共有24100余册,内容覆盖经、史、子、集、丛五大部类。其中《昌黎先生集》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经过九年努力,海南古籍保护环境已经有所改善,古籍保护工作正在推进。现在,参与古籍普查的收藏单位增多。据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乔红霞介绍,2009年初,海南只有5家收藏单位,古籍家底不清。至2016年底,全省共有16家古籍收藏单位和个人,公藏单位11家,私藏5家。同时,古籍典藏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目前全省有古籍专用书库7个,安装了防盗、防火设施、空调、防紫外线窗帘,制做了樟木柜,基本实现了恒温恒湿、防火、防盗。省图书馆还联动社会力量,组建“海图东坡书院志愿者”团队,让古籍保护增添力量。

乐嗣炳专藏中的《庄子南华真经》书影

  不少古籍损坏严重,个别古籍仅存一本孤本

  “古籍普查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不少古籍遭到虫蛀等情况严重,有些坏得捧也捧不起来,修复工作十分迫切。“乔红霞说,例如清朝光绪年间的刻本《海忠介公备忘集》,是全省唯一一部海瑞全集;清康熙四十九年何九畴刻本《白沙子全集》、明刻本《白玉蟾集》等都是全省仅存的一本孤本,但因部分图书馆设施设备不够完善,难以达到恒温恒湿的储存条件、以及管理人员匮乏、古籍保护意识淡薄等因素,这些古籍现如今还未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现在,古籍保护也在不断地进行古籍再生态保护,也就是数字化拷贝、保护。”乔红霞说,但这一部分的工作才刚刚起步,我省古籍保护仍有许多功课要做。

  建立古籍数字化资源库,让古籍走进更多市民

  古香古色的古书籍,文化底蕴深厚,但却因时光蚕食,纸张变得十分薄脆,虫蛀等受侵蚀情况严重,因此古籍受到重重保护,在恒温恒湿的库房,有些用了层层防潮纸包裹,放进樟木柜中,普通市民与它们接触得少之又少。

  记者获悉,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以及海南省图书馆的古籍阅览室内的古籍可供市民翻阅,但不可外借,因古籍脆弱,市民在查阅古籍时,不可双手直接触碰书籍,需要带上白手套,在必要时,只能用铅笔进行笔记。

  “因古籍比较脆弱,古籍实物现还不能随意查阅,但针对有研究需要的市民,我们还是开放的。”乔红霞说,古籍与市民朋友见面的最好方法,就是修复古籍、建立数字化资源库,进行原生态和再生态保护后,古籍才能走进更多的市民,让大家认识它们。

  国宝级:《昌黎先生集》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国宝《昌黎先生》书影

  历史感:《宋史》是年代最久远的海南古籍

  有品味:《宋大家苏文忠公文抄》反映海南古代教育印记

  海南古籍:

  从古籍里看文化名家的海南印记

  日前,海南古籍“家底”已经初步摸清,共有24100余册,内容覆盖经、史、子、集、丛五大部类。海南古籍品味可观,善本可嘉。其中,有“国宝”级别的《昌黎先生集》(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先生所撰),有乐嗣炳先生捐赠的《宋史》,它被历来的朝代纳入正统的史书的《二十四史》中,历史价值高,同时也是海南年代最为久远的古籍;而《宋大家苏文忠公文抄》收录了苏东坡的诸多诗词、散文、手书,很有文学品味。

  这些有“国宝”、有“历史”、有“品味”的古书籍,在浩瀚的历史中,都与文化名家脱不开关系。透过这些古籍,可以看到文化名家与海南的印记。

  乐嗣炳:给海南捐赠《宋史》等数千件珍贵古籍文物

  收藏地点:海南省民族博物馆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宋史》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状况,内容广泛而丰富,史料价值相当高。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收藏的明成化年间刻本《宋史》,是海南现存古籍年份最为久远的一部古籍。而这部书辗转来到海南,复旦大学教授、文化大家乐嗣炳先生功不可没。乐嗣炳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民俗学家、文物收藏家。1988年10月,从未踏足海南的乐嗣炳先生将自己所珍藏的古籍1500多册(件),拓片400多张等一批古籍、文物无偿捐献给海南。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原馆长王国全介绍说,现今收藏在省民族博物馆的《宋史》,原先由乐嗣炳先生收藏在上海的家中,“文革”时期被“查抄”到公藏专业单位受到保护,“文革”结束后,它归还给了乐嗣炳。乐老生前曾叮嘱妻子说:如果我不在人世,就将家中的文物送到海南的黎族地区。

  苏东坡: 《宋大家苏文忠公文抄》反映海南古代教育印记

  收藏地点:海南省图书馆

  《宋大家苏文忠公文抄》由唐宋八大家苏轼所撰,这一古籍入选《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第一批海南省珍贵古籍名录》收录有苏东坡各类散文,有制策、书、序、状、表等,言辞简练入理,刻本规整大气。

  2009年,我省古籍保护工作刚开始不久,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乔红霞就赶赴北京中国书店,到古书籍市场上去“淘”选,为省图书馆特色馆藏添砖加瓦。经过不断的筛选,《宋大家苏文忠公文抄》最终收入省图书馆收藏。

  “在古籍中,苏东坡的海南印迹有迹可循。”乔红霞说,在苏东坡现存诗集中,有不少是在贬谪到海南时创作的。

  在被贬谪到海南儋州期间,苏东坡十分关心当地的文化教育。初到儋州时,他得知当地只有一间破旧的学舍,没有学生。苏东坡决心推行教育。在《迁居之夕闻邻舍儿诵书欣然而作》一诗中,描述了他在儋州生活偶然听得邻家小儿的读书声,为那清脆的童音沉醉,也拿起书与小儿一起诵读的情景。

保存在海南师范大学樟木书柜中的古藉

  韩愈:《昌黎先生集》被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收藏地点: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2009年,由海南师范大学收藏的,明代徐氏东雅堂刻本《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朱子校昌黎先生集传一卷》,正式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标志着海南省古籍收藏进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零突破。

  在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阅览室内,《昌黎先生集》在书架上愈发闪耀历史光辉,古旧的书卷上记录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诗词文章。图书馆馆员陈云秀说,《昌黎先生集》在上世纪50年代,由当时的馆藏工作者从古书市中“淘”选而来,而后一直收藏于海师大图书馆。

  在海师大13700余册藏书中,其中有不少是省内外的先贤们无偿捐赠,其中以石光瑛先生捐赠的最多。石光瑛是浙江会稽人,曾在中山大学等校任教,上世纪40年代左右,石教授将一批珍贵的文献古籍赠予广东鸣嵩学校,而后又转赠于黄埔中正中学,该中学解放前夕迁往海南,之后,部分古籍移交至海师图书馆收藏至今。

 

 

相关链接:

《海外中文古籍总目》首批成果出版:寻踪海外中文古籍
中华书局古籍数字化侧记:让古籍不胫而走
海口发现光绪年间“贡生证书” 省图书馆古籍管理处认为有研究价值
五图书馆联合发布万余部古籍数字资源
从未到过海南 复旦老教授却遗赠海南数千件古籍文物

 

(编辑:余冰月)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