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在渔冲里收获大自然的馈赠。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在渔冲里收获的渔民。 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构筑渔“冲”坐等涨潮送鱼虾
“潮水歌”的用途可谓进退自如。
进,可以运用它推算潮期,出海捕捞避开潮期,在驾驭木帆船的年代,既确保安全航行,又可以捕得更多海产品。
退,可以预测涨潮时间,根本就不需要出海,而是提前在海滩上筑好一道道水坝,坐等涨潮时海水漫过水坝送来鱼虾,退潮后直接在水坝里捕捞。
海滩上筑的一道道水坝,在儋州、洋浦方言里称为“冲”。北部湾沿海,不少村庄名称带有一个“冲”字。比如,儋州“神冲”、洋浦“石冲”“干冲”等村,就是因为在海滩上有这样的“冲”而得名。
何文现说,在神冲村的海滩甚至近海,村民们依次构筑了多道“冲”。由于村民们都会背诵“潮水歌”,在潮期之前就作好了准备。涨潮时,他们可以在家休息,等着海潮把鱼群送入“冲”里;退潮后,男女老少一起出动,分工协作,在多道“冲”里捕捉大鱼,小鱼则可继续喂养。
据《儋县志》记载,洋浦干冲的居民以渔业为主,其次是海上运输和织网。早在明代,黄、沈、邱三姓氏的大陆移民在干冲海滨一带落户,以捕捞鱼虾为生。他们捕鱼的方法是:在潮间带用石头叠一个近百亩的半圆形围墙,简称为“冲”。涨潮时,鱼虾跟着海潮进入“冲”内;退潮时,“冲”里的海水干了,鱼虾就留在滩上。人们盼望退潮干“冲”,以更多地捕鱼捉虾。时间长了,此地就命名为“干冲”。
对海洋文化颇有研究的我省专家林鸿民、王辉山,曾在《洋浦石冲:渔猎文化奇观》一文中写道:“石冲捕鱼为一种人类历史上原始的陷阱渔猎,体现了先人们的生存智慧,对自然规律的认知与利用,也是海洋文化的表征。”
林鸿民、王辉山介绍,“石冲”作为一项古老原始的捕鱼设施,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汉代称之为“箔旋”,东晋称之为“泸”,唐朝称之为“沪”,明清则称之为“渔簖”。我国台湾现代称之为“石沪”,有文字记载台湾“石沪”历史超过300年,洋浦区域的“石冲”估计有500年以上历史。
基于“冲”的文化底蕴和现存遗迹,林鸿民、王辉山认为,“石冲不但是一种古老捕鱼技艺,也是一种原始的捕鱼设施,还是一种富有情趣的赶海活动”。因此,他们建议,可以策划实施“适宜于开展老少皆宜,亲子同乐的休闲渔业活动项目”。
呼吁修复和开发“冲”
对“冲”的开发和保护,事不宜迟。
北部湾沿海的这些“冲”,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有重要价值。儋州神冲村出海的地方,名叫神冲港。明清时期,神冲港是儋州北部的良港,甚至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八九十年代,此港还呈现出舟楫往来的景象。只不过,如今随着陆路的开通,完成历史使命的神冲港才悄然落幕。在近海和海滩上,目前仍留存着“冲”的遗迹。这种传统捕鱼的“冲”,连同沙滩上的细沙、鹅卵石、火山岩,难掩原生态的魅力。
神冲村值得整体开发。该村既有多棵参天古木,又有古色古香的建筑。村里的楼房用火山岩建成,尤其有一座“三杰楼”,楼内已长满了水桶粗的大树,但“三杰楼”的匾额仍清晰可见,石上的镌刻遒劲有力。81岁的村民何举根说:“我小时候除了在海滩上参与围堰捕鱼,还经常与伙伴们在这个建筑里玩耍。”
“树高千尺不忘根,从渔村走出后,不管多远多久,童年时在沙滩上围堰捕鱼、追赶大海落潮的浪花,现在想来仍然记忆犹新。”在神冲村出生成长的儋州市新闻中心副主任何一感慨地说。
这份感慨、这份记忆,就是在悠悠古韵中永远也稀释不了的浓浓乡愁和乡情。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对“冲”的修复,极具独异性、知识性、文化性优势。林鸿民、王辉山等有识之士呼吁,对“冲”的修复应动员渔村社区力量,寻求社会公益组织及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多方协调,形成合力。一是要依靠渔村青壮年劳力,在退潮之时开展日常修复。二是发动洋浦、儋州、海南省环保自愿者队伍参与。三是争取当地政府支持。根据海岸带地貌与水文条件,采取适宜的石冲构造型式。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相关链接:
海南洋浦海事局锁定肇事逃逸渔船 挽回渔民损失
禁渔期内非法捕捞螺蛳 江苏省宿迁市22名渔民被判刑
是鱼是虾?渔民捕到神秘海洋生物被吓呆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