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古村老街
海口南洋风格的骑楼:中西建筑交融的写意画
来源: 海口日报 作者: 时间:2017-05-24 07:58:31 星期三

  新华北路和中山路具有南洋风格的骑楼已有上百年历史。其和谐统一中不乏参差有致的变化之美令人啧啧称奇。李汉仁/图

  夕阳西下,南洋骑楼老街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斑驳而辉煌。或文艺复兴式或巴洛克式或南洋式的女儿墙,阴雕、阳雕相杂的寓意吉祥安康的浮雕,甚至是破败的窗棂无不显示着这条街的昔日荣光和建筑风格的融贯东西、婀娜多变。南洋风、欧陆风、传统民居风,置身南洋骑楼老街,任何一间建筑上,你几乎都可以看到这些不同建筑风格的融合。一座座南洋骑楼建筑群融汇中西,自成一体,正如海南人宽容四海的胸襟一般。

  海口近600栋骑楼和谐统一而又参差有别,沿街立面的三段式建筑装饰纹样美轮美奂。

  8条骑楼街总长达4.4公里,区域面积2平方公里,内藏骑楼近600栋,骑楼外墙上各种中西花饰构件浮雕图案近万个。说起南洋骑楼群,老海口人们无不为之自豪。而更令海旅控股集团总工程师刘涛啧啧称奇的是这些骑楼建筑的和谐统一。海口的骑楼建筑多以几座或几十余座毗连一起,和谐统一中不乏参差有致的变化之美。骑楼建筑均以2-3层为主,4层骑楼已属鹤立鸡群。楼高普遍在16米左右。

  很多人都以为骑楼和骑楼建筑是一样的。实际不然,骑楼仅仅是骑楼建筑的一部分,也就是大家平常看到的沿街的长廊。海口骑楼的沿街立面处理基本分为三段式:下段为骑楼立柱、中段为楼层、上段为檐口或山花。站在大街上,举目上望,象征吉祥如意的百鸟朝凤、龙凤呈祥等装饰纹样或浅浮雕“爬满”了窗台以下的墙面或檐口窗楣。所有的装饰与纹样自下而上逐渐丰富,与周边建筑融为一体。

  骑楼建筑外部的美轮美奂,让人忍不住迈步入堂,一探屋里乾坤。现存的骑楼建筑,底层货物堆积,老板与顾客讨价还价的声音不绝于耳。抬脚上楼或者穿堂入室,却是老板们休息生活的区域所在。刘涛总工程师说昔日这里商业繁华,寸土寸金,自律的商人们保守着不以楼高、店宽压人、和气生财的戒律,唯有拓展深深庭院显示自家实力。这些住宅底层一般为两进两厅四厢。不少财大气粗的大户人家,进深可达至50米。屋上遍铺冷滩瓦,梁上横悬木樑架。清末民初的漏花落地木门窗和拜神祭祖的雕花木龛与神台在这里也不是什么稀罕物。

  南洋骑楼街区昔日凭借长堤马路码头吞金吐银,商贾云集。寸土寸金之地自然不会有多余的东西。那么这个突出店门之外、探入人行道之中的骑楼又有什么用呢?商业需要就是答案。海南的天气犹如孩子一般,阴晴不定,栋栋骑楼无缝对接,既避雨又遮阳,顾客一路走来,心情定会倍加愉快。

  骑楼融汇中西,包容四海,无论是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还是海口南洋式,在这里都可以一饱眼福。 漫步骑楼街,一种中西交融之感扑面而来。木格道道,内嵌玻璃,骑楼立面上的窗户荡漾着清末满洲的风情。龙凤松鹤,双龙戏珠,梅兰竹菊,福禄寿,各色中式浮雕与砖雕遍布骑楼,古朴典雅。与这古香古色交相辉映的是各色西式装饰,无论你钟情巴洛克式,还是挚爱罗马式,抑或文艺复兴式,在这里都可以一饱眼福。

  每座骑楼建筑的楼顶,都可以看到山花和女儿墙,这西方古建筑特有的元素是必不可少的。山花是在立面上一种缓坡的三角形山墙的花饰,有意设计成曲线型和半圆形。著名建筑师王宁光先生考证海口骑楼的山花以顶部的形态为分类依据,大致分一字、凹字、凸字、凹凸复合等四种类型。海口的山花没有像中国其他城市那般高大复杂与富丽堂皇,与其他城市的骑楼相比,更显平矮、明快而简洁。山花则依据骑楼主人的不同喜好,进行不同的造型,设置不同形状的透窗。透窗除显示主人的喜好外,主要是减弱海洋性气候风力带来的危害。

  檐口均为带孔洞的女儿墙,俗称“风洞墙”,造型主要是欧洲巴洛克式,多为横向三段对称式。根据造型,可分为欧亚混交的文艺复兴式(一道贯通整个门面的水平向矮墙,栏杆有的是宝瓶式的)、欧亚混交的巴洛克式(波形山墙两翼被突出处理成像一片片巴洛克式风格的山墙)、海口南洋式(在女儿墙上开一个个圆形的洞口,以减弱台风带来的危害)。由于各条骑楼街的建筑年代不同,这些女儿墙的集中路段也不同,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多出现在水巷口、解放东路、长堤路;巴洛克式风格的墙面装饰多集中在得胜沙路、中山路及博爱北路;而南洋式的也多出现在水巷口、解放东路以及长堤路。

  底楼为开敞的柱廊,柱子外表大多带有简单的阴刻中式框纹;二楼则是极其纷繁的窗楣,壁柱和大量的中国传统的浮雕砖刻花饰。窗楣造型更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大荟萃———罗马式圆拱状,高直式尖拱状,伊斯兰式火焰状,中式三角状,平框状不一而足。窗楣都带有山花板,且大多是多个窗洞并列连排。壁柱则是中式或罗马式的,方形、半圆形、六角形、麻花形,形态各异。

钟楼:80年沧桑静观海口风起云涌

  1858年,海口成为清廷的对外口岸,商业活动日益繁盛。到1923年,海口已经是拥有400余家商户的商业城镇。商业的繁盛,人口的增多,对统一的计时标准的需求越来越高。商人周成梅呼吁商界捐建钟楼,统一全市时间。海口总商会发出倡议信。1928年春,一座楼高5层、红砖砌成的钟楼现身长堤马路码头。大钟设置在5楼,四面安装7块厚2公分的大理石,构成直径2米的钟面,时间刻在大理石面上,并嵌上铅牌涂以黑色。钟面时针长0.96米,分针长1.6米,报时的音响由2个一大一小的生铁铸成的鸣钟组成,每隔30分钟报时一次。

  当时的大钟是一个辘轳卷上10多米的钢丝绳,另一端吊上一个大铁砣,利用垂直重量启动行走的。吊砣从4楼垂落底层,历时2天。勤劳的守钟人每2天转动辘轳将吊砣卷上4楼,如此循环,准时不误。后来重修钟楼,这道独特的风景便也随之消失。

  钟楼因商业而生,也为海口发展两易其址。如今矗立在海口街头的钟楼是1987年海口市政府改建的。楼层由5层变为6层,大钟也由铁钟变为电子钟。

琼崖一大旧址:幽静老宅盛满红色记忆

  进入解放西路一个不起眼的小巷大约50米,被称为海南人心目中的“嘉兴南湖游船”的邱宅便映入眼帘。1991年前,这座两进的民宅落成,1926年,中共琼崖一大代表汇聚于此,将革命的火种星火燎原,最终红遍全岛。

  迈进大门,记录历史的汉白玉浮雕呈现在眼前,兴农会,建武装,斗日寇,党领导的一幕幕革命史便在这汉白玉的凸凹中深深镌刻进前来瞻仰的人们的心中。

  当年做会议室的老宅内,古旧座椅依旧环绕褪色长桌。1926年6月,琼崖党的最高领导机构在此宣告成立。杨善集、王文明、冯平、罗汉、陈垂斌,一个个镌刻进史册的名字,墙壁上一张张黑白照片与简介记录下前贤们当年的意气风发与斗争的艰苦卓绝。

  天后宫:700余年妈祖庙命运多舛

  中山路天后宫,有700余年历史,也叫妈祖庙。天后宫始建于元朝,香火鼎盛。明洪武年间,商人谭海清等人捐资建后寝室3间,筑观音山及塑诸神佛像于庙后。清雍正7年,募捐大门3间,乾隆11年又再募捐宫前铺屋10间,岁收租银,以供香火。曾在咸丰10年(公元1860年)大修。1944年,美军军机轰炸海口日军,天后宫不幸被毁。

  现存的天后宫两栋相连,建筑面积约620平方米。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现在的天后宫只剩下一间西厢房供信徒供奉,其余部分被用作商用。

 

 

相关链接:

文昌开展海内外书画作品展 促进南洋文化融合
参加文昌南洋文化节的海内外乡亲品味文昌民俗风情
文昌南洋文化节30个项目签约 计划总投资约208亿元
第六届海南文昌南洋文化节推出七大项活动

 

(编辑:余冰月)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