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府城迈瀛村西边的仙人峒入口上方,阴刻“石室仙踪”四字。
“石室仙踪”落款处、广东副总兵“温陵邓钟”的文字依然可辨。
编者按
琼州方志文字里和舆图上经常出现的“苍屹山”,范围在东起今海口市府城南门外的海南省干部疗养院,西至海口火车东站附近的石塔村一带,曾经的山脉绵延、林木阴翳、亭台楼阁景观已然不复存在。
然而,海口“双创”建设,美舍河生态修复,凤翔公园规划兴建,“河水净化,生态优化,两岸绿化,城市美化”宜居工程的启动,使沉寂已久的苍屹山仙人峒遗址重见天日,再次成为海口这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热点话题。
近日,笔者应邀考察凤翔公园苍屹山仙人峒,有幸亲眼目睹“仙山仙峒”。据《琼山县志》记载,苍屹山在府城南廓,是郡治风景名胜。翻阅《與地志》,苍屹山赫然入目。
苍屹山
宋开宝五年(972年),琼州府治搬迁,择址苍屹山河口河畔,新建琼州府城。
美舍河是琼州府治的母亲河,它发源于今永兴镇西湖,因湖边有龙婆庙,故上游也叫“龙潭水”;流到城南,由于北侧有琼山县学和琼州府学旧址而被称为“学前水”;再经南桥,从河口村流入南渡江,此段也称“河口河”。当年,水源充沛,河面开阔,是一条黄金水道。
明代弘治年间,官府凿通南桥至五公祠的水道,于是,美舍河向北汇入海甸溪入海。
府衙新修,檐牙高啄,街市新开,集市渐成,周边房舍,鳞次栉比,物阜民熙。当时,美舍河岸林木茂密,往来航船可以直达府城南门。
美舍河绕城而过,流经苍屹山,在府城南廓二里外洗马桥处的水积成湖。湖名就叫苍屹湖,又名莲花湖。湖面宽阔,横无际涯,满湖莲荷,碧叶田田,景色秀美。荷花盛开,摇曳多姿,有的粉嫩,有的淡红,清香四溢,沁人心脾。旭日初升,水气弥漫,湖心岛上,烟雾缭绕,绿树映掩,石峰屹立,紫光四射,人称“紫光峰”,也叫“小瀛州”。
苍屹山因为景观旖旎,先民便在此觅地立村,安身立命,并命村名为“迈瀛”,既是炫耀居处环境,也是寄托安居愿景,有人还专门为此立了一块“正迈瀛州”石坊。因此,不知有多少达官显宦、诗人骚客到此“迈步瀛州”,感受飘飘欲仙的世外况味。
相传,仙姬云游至此,俯视清秀山水,惊讶仙气氤氲,便按下云头,点石成峰,指穴为峒,朝来夕往,乐而忘返。有人绘声绘色,仙子“身着荷裳,腰系蕙带,踏波而行,腾空而起,出没湖中,飘然而逝”。说得天花乱坠,连琼州知府张子宏也相信。
张子宏是江西庐陵人,进士出身,嘉靖年间(1522~1566)以部郎身份出任琼州知府。府志誉他“冲雅清约,杜绝馈遗,政尚宽厚,士民爱戴”。张子宏痴迷城郊山水,酷爱苍屹山青树翠蔓,常与同知赵可旦游览胜地,并改题仙人峒为“紫霞”。尔后,张子宏筑“安仙亭”和“青云亭”并留题,使苍屹山仙人峒成了案牍之余的绝胜景致。
府尊倡首,僚属俯仰,墨客题颂,骚人吟咏,士子影从,俗众跟风,仙山仙峒,名声大噪。至万历年间(1573~1620),苍屹山仙人峒,盛况空前;至康熙年间(1662~1772),仙山仙峒,神乎其神,达到顶峰。清末民初,逐渐声名日下。
(编辑: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