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文化是海口城市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些在海口地名里都有所体现,比如 “白沙”、“盐灶”、“通津”等等,今天我们来说说“海田”。许多海口本地人在用海南话说起海甸岛时,往往不说“海甸”,而是说“海田”。在海口的市志里,说起海口的得名是因为宋开宝五年(972年),在海田村建浦,由于当时的海田村位于南渡江的出海口处,因此起名“海口浦”。
“海田”可以说是海口一个最为古老的地名,这个地名也最为直接,就是“海边的田”,最早应该是老百姓的口头语,但后来随着宋代海口港口业的兴起、海南香料的不断外运以及作为一个远航船只的补给站,海田所在的海口浦渐渐地繁华起来,从四面八方而来居住的人增多。“海田”是千万年来南渡江赠送海南人民的一份珍贵礼物,它像翡翠一样嵌在南渡江入海口处。
上个世纪70年代,有一场声势浩大的“拦海造田”运动。那时候,海口城区与郊区的大部分居民都参与了这场“填海”运动,几乎没有任何工程机械,完全靠人力,耗时三年,给海口留下了1.3万亩的海甸岛。
同是一个小岛,怎有“海田”和“海甸”两称呼呢?原来,早在清光绪十二年(1887),两广总督张之洞临琼视察海口水师防务时,隔溪放眼望去,碧海蓝天,岛上种着水稻、甘蔗等农作物,生机盎然,稻穗飘香,海上轻雾缭绕,尤似海市蜃楼、人间仙境、海上伊甸园。又因明太祖洪武初曾有《劳海南卫指挥赦》中把海南岛赐封为“南溟奇甸”,故将海田岛改名为海甸岛,意为“南海之甸园”。明太祖朱元璋为一介武夫,怎么懂得文绉绉的“南溟奇甸”?这词语又来自那里呢?原来最早官方史记描述海南岛的《汉书•地理志》中就说“南溟浩瀚中,有奇甸数千里……”元代文宗皇帝被贬海南时也曾留下“南溟地僻无佳果,问着青梅价也高”的诗句。
海甸岛有“一半海水一半庙”的说法,他们依溪而建一庙、二庙、三庙、四庙、五庙、六庙,庙宇多得以数字来命名,统称“海口六庙”,庙宇供祭的神也很多,有天后、火雷、南海娘娘、泰和三仙,关圣、三师(张天师、沐师及灵符大法师)等,林林总总数十之多。从庙中碑文及居民张氏、詹氏族谱记载,岛上居民系宋代渡琼江浙水军后裔,到明朝中期至清初,有福建闽南、广东潮汕等客商频繁来琼经商,落脚定居,以舟船航运,耕耘盐田,或经商打渔为生,建造庙宇,祈祷赐福,保佑平安。
海甸岛位于海口的北部,是海口的城中岛,岛中城,呈东西略宽的不规则卵形,是一个典型的三角洲岛屿,与同紧邻的新埠岛一起,形成南渡江三角洲的中心,而南渡江在这里被岛上地势平坦,水系密布,湖泊和沟渠很多,这些沟渠湖泊为岛上增添了一派水乡的风光。
海甸岛由于它得天独厚的位置,虽然处在海滨,海边却罕有狂涛巨浪,不会发生海啸等严重自然灾害,台风也很少光顾。天造地设海甸岛,相比其他气象条件严酷灾害频生的热带岛屿,这里不愧是一个安全、宁静的温柔之乡。如果说,南渡江就像一条奔腾入海的巨龙,那么天造地设的海甸岛,则是巨龙嘴中吐出的“巨型宝珠”。
(编辑: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