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晚上,“第三届海南省民间艺术精品展原生态文艺演出”在海口喜盈门艺术古玩城如期举行,吸引了不少关注。
东方民歌欧欧调、崖州民歌对唱、疍家渔歌《咕哩美》、保亭歌舞《敲碗舞》、临高《临城哩哩美》、苗歌对唱《盘皇造歌》以及屯昌《盘皇舞》、三亚《打柴舞》等等,一一轮番上演,精彩纷呈。前来参加本次活动的江苏民协副主席、民俗专家张丹说:“海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民间艺术蕴含丰富。海南省民协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组织了一台丰富多彩的节目,令人感动和惊叹!”……参与表演的70余名演员,有农民、渔民、教师和退休工人,有汉族、有黎族、有苗族,他们来自三亚、东方、保亭、屯昌、琼中、临高等不同地方,用11个原生态民间歌舞节目,为观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
民间歌舞原汁原味
7月15日晚上的演出现场,掌声如潮,喝彩声不断,这台演出的导演为符花金和姚逊,他们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一台原生态歌舞节目,让观众领略到海南多民族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演出结束,记者采访了本台节目的导演之一姚逊。他认为,这场演出感染力之所以那么强,是因为演员们发自内心、不离本土气息的原生态表演。“我们是一群‘泥腿子’,上山能砍柴,下田可插秧,放下砍刀,就能吼一两嗓子,洗净双脚,就能舞出大山的伟岸。就是这股劲,让观众体会到什么是原汁原味的海南民间歌舞。”
“观众甚至可以感受到他们对舞台的陌生与青涩,因为这些演员并不是专业歌手,是用自己的真诚与热情感染观众。”姚逊认为,就像现在的都市人越来越返璞归真,喜欢去吃农家乐一样,原生态民间歌舞也开始“火”起来,越来越被大众熟悉与喜爱。
传统之中有创新
本台节目的开场是由导演符花金领衔的东方民歌欧欧调《织锦恋》。曲调优美、唱腔悠长的欧欧调,配上织黎锦的欢快舞蹈,民族艺术的吸引力赢得掌声阵阵。看完演出,有观众说,这台节目使他想到诗人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从演员天真的笑容、激情的舞姿、用心的创作中读出海南民间艺术的星星之火,定能在未来形成燎原之势。
“我们也不是一味地吃老本,除了继承传统,我们也会融入一些创新,用专业的音乐知识完善原生态歌舞。”姚逊说,黎族没有文字,许多民间艺人并不懂五线谱,许多歌曲都是靠口口相传才得以传承下来,而现在有专业音乐人才用现代音乐知识为古老歌曲记谱,抢救了一批濒临失传的古老韵律。
演出现场,三亚郎典村《打柴舞》的亮相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郎典村是黎族打柴舞的故乡。舞蹈道具由垫木和木棍组成,跳舞的人就在这棍阵之中模拟动物的动作和声音跳跃舞蹈。“这支舞加入了一点现代舞的元素,比如有几个舞蹈动作就是吸收借鉴了现代舞的表现形式,让这支舞的过度衔接更加自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姚逊解释道。
比起一台演出的成功,姚逊更期待未来能在海南各市县巡演,让更多观众领略到海南民间歌舞的魅力。“7月29日晚上,我们还将继续在喜盈门艺术古玩城9号广场举行第二场演出。”
相关链接:
第三届海南民间艺术精品展开幕 近千件作品展示民间技艺海口7月将举行海南民间艺术精品展海南38件油画精品展海口开展 展示海南本土文化
(编辑: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