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花白的她们,皮肤因衰老而皱在一起,步伐因岁月而颤颤巍巍。
她们或坐在床上一言不发。
或是安静地吃完一碗饭。
或是在水池边晾洗衣服。
或是坐在小板凳上生火、做饭。
或是坐在门前看孙子们玩耍。
或是哼唱起故乡的歌谣。
她们,与普通的老人没什么两样。
只是她们的眼神,寂寥,有着认命般的平静,这种平静让人心酸。
8月14日,电影《二十二》的上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一部纪录片,《二十二》没有明星,没有绚丽的镜头和特技,甚至“慰安妇”本身的故事在影片中也没有悲情地被详述。它只是安静地记叙着一个个曾经饱受苦难,但终究坦然面对生活的灵魂在生命最后的时光。以致于导演郭柯自己在不少场合都说这是一部“不好看”的电影。
但就是这样一部“不好看”的电影,猫眼评分9.5,豆瓣评分9.1。近日,记者走访海口市各大影院发现,《二十二》在海口的上座率位列所有院线片首位,其中有不少师生前来观影。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些老师和学生,看看他们眼中的《二十二》。
海口一中心理老师符绵学:
不只理解她们 更要接受她们
纪录片开始,映入眼帘的是残破衰败、荒凉凄清的场景和“慰安妇”老人的葬礼现场,因为正义缺位,老人依旧带着悲伤离开。而这似乎也向我们诉说着沧桑的历史。镜头慢慢拉近和展开,那些悲凄的故事也渐次展开。虽然那段伤痛的历史已逝去八十载,但日军对她们的摧残和身心伤害,至今仍有深深的印痕。记住她们的声音,铭记她们的故事,关心与援助“慰安妇”幸存者是我们民族不能忘却的历史纪念与行动所在。
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希望与时俱进与今日之我们,不要只是简单肤浅的去理解她们,把这些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而要真正从心底认识她们的苦难,理解她们,接受她们。
海南海政学校高二学生刘山萱:
铭记悲痛历史 不停脚下步伐
从老人的口中,我们得知,她们所受的屈辱,并非她们造成的。闻者落泪,滴滴戳心,历史可以过去,伤痛却难以忘记。这是我们民族的伤痛,任何一个中国人看到了就不能转身离去。我们的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就是因为我们会铭记伤痛和教训。新老更替,民族接续,作为后来人,对于我们的祖辈,理应尊重。
很多人在讨论,到底应不应该拍这样的一个纪录片,有人觉得不应该,不该再去揭开老人的伤疤,打破她们的平静,可是历史就是现实,我们不说不代表没有发生,不代表不存在。她们就是历史的见证者,圆明园的断壁残垣还留在那里,是因为没有能力去修复吗?不,不是的。留在那里,是为了提醒国人,不要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无论国家如何强盛,都要不忘初心,奋勇向前,不停脚步。
海口市灵山中学初三学生许羽彤:
痛苦不能忘却 历史不能重演
历史或许过去了,但是历史在这群人身上辗过的痛苦却没过去。在那个抗争的年代,林爱兰奶奶成了“慰安妇”,最后好不容易活了下来,却永久地丧失了生育能力。现在已经走到垂暮之年的她,还孤零零地拖着那时候留下的疼和痛艰难的活着。身边没有亲人,没有能说话的老伴,有的只是战争带给她的残疾和疼痛,现在的她,依然带着仇恨。
影像背后的这段历史令人痛心疾首,导演对素材本身的明显取舍其实也是一种取向,一种近似于模糊的对历史的尊重。片中大量的空镜头反而削弱了影片本身的力量,看似这与导演本身的企图和创作欲望是相悖的。可我又有什么资格说这些呢,在这些安静的镜头之下,我被那些遥远而磅礴的历史深深震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