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最新推荐
陵水曾有一所“浪尖上的小学”为渔民子弟开启知识大门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林晓君 时间:2017-08-28 09:55:21 星期一

师生帮渔民补网。(摄于1972年)

  原标题:8年海上流动办学,为渔民子弟开启知识大门 陵水曾有一所“浪尖上的小学”

  文海南日报记者 林晓君

  十余名年龄在6至12岁的学生,把木凳子当成书桌,手握着铅笔,聚精会神地盯着前方的黑板。在学生们中间,一名年轻的女教师握着教具认真地为学生们讲解……这些人们熟悉的学习场景并不是发生在普通的教室,而是在渔船的甲板上。

  眼前这张黑白照片,拍摄于上世纪70年代,它所记录下的,是当时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海上渔民流动小学(以下简称流动小学)上课的场景。这所创办于1969年的流动小学,最多时曾有超过200名渔家子弟在此接受教育,而在这所“浪尖上”的学校存在的8年时间里,究竟为多少孩子推开知识的大门已经很难考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疍家人逐渐告别以船为家的传统生活方式,流动小学也早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但这所特殊的学校和那段“浪花尖上设课堂”的岁月却永远留在许多人的记忆中。

 

孩子们在大渔船上学习。(摄于1973年)

  趣味课堂

  老师摇船接学生

  “这个就是我。” 看着照片,今年已经59岁的郭桂荣颇为激动,原本腼腆的她,话匣子一下打开了。照片中的郭桂荣,那年12岁,身着白衬衫,系着红领巾,剪着一头清爽的短发,眉宇间满是朝气。

  1969年,陵水新村公社的海鹰大队和海燕、海鸥等大队一起,成立了一所海上小学——新村海上流动小学。与父母长年以海为家的疍家女孩郭桂荣便是这所学校的第一届学生。

  据清光绪《崖州志》记载,“疍民,男女罕事农桑,惟辑麻为网罟,以鱼为生。子孙世守其业,税办渔课。” 而生活在新村公社的绝大多数渔民都是疍家人。

  “快快过来,读书了!” 郭桂荣说,即便多年过去了,对老师站在船上招手,召集大家一起上课的场景仍记忆犹新。学生们从小在海上生活,水性好,上课时会自己划着小舟就过来了。但大多时候,是老师驾着舢板,迎着风浪到各艘渔船接学生,又驶回课堂所在的大渔船上课。

  整个新村公社超过一百条渔船上,分散着数百名学生。由于学校情况特殊,当时的流动小学只开设了语文、算术、唱歌和常识这四门课程。其中唱歌课最受学生欢迎,“1971年,学校的钟盛桥老师创作了一首校歌,大家感觉很好听,也容易上口,师生们全都会唱。”原流动小学教师冯玉莲说。

  除了唱歌,流动小学还有一门很特别的课程——常识课。这门课的教材是老师们一起编写的,俗称乡土教材,它被印刻在蜡纸上,结合了渔民的生活特点,传授如何捕鱼、如何分辨鱼的种类、如何识别海上气象情况等。通过学习,学生普遍掌握了识别鱼类、灯光作业等渔业基本知识。

  每年六月,是南海鲳鱼渔汛时节。一天,流动小学学生梁亚福爬上了三丈多高的桅杆顶观察鱼群,从海面颜色的变化中发现了密集的鲳鱼。生产队根据梁亚福的消息,及时组织围网,当天捕获了近万斤鲳鱼。而梁亚福观渔的知识,便是他从流动小学课堂上学到的。

  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除了能运用在捕鱼中,还救了渔民们的命。据郭桂荣回忆,过去曾有一名渔民小学的学生在闲暇时发现云层中有龙卷风迹象,急忙去通知其他人员将船驶回港,成功避免了一场灾难。

  因地制宜

  克服困难办学堂

  今年年过六旬的黄继明在流动小学创办时,当上了“群师”。“我之前是渔民,出海打了6年鱼,生产队挑选有文化的渔民当群众老师,便挑中了我。” 他说。

  流动小学里,大部分的师生与黄继明一样,是世代居住在渔船上的疍家人。上世纪60年代,虽已有部分人搬上陆地定居,但据统计,海鹰、海燕、海鸥等渔业大队,仍有6000余人在海上生活。

  “全家人都随船出海去,孩子没法送到岸上的学校读书,如果不解决下一代的入学问题,渔民的子女也将成为新的文盲。”时任流动小学校长的李朝相说。

  一日,当地干部与有声望的老渔民一起坐在渔船的桅灯下,紧锁着眉头,为渔民后代的上学问题而发愁。一夜商讨的结果是,大家决心要办一所海上小学,让渔民的孩子也有读书的机会。

  一所学校,老师是关键。老师从哪里来?流动小学办学委员会开始四处“招兵买马”,然而对于长年生活在陆地上的人来说,换到渔船上生活,除了正常的教学外,还要克服晕船,并与渔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最终,只有3名教师报名。

  李朝相回忆,第一次与渔民一起出海打渔时乘坐的帆船吨位很小,在海上颠簸得厉害,自己晕船呕吐,三天三夜下来,无法进食,直到渔船在清澜港靠岸后,他才组织孩子们上课。

  而另一名女教师冯玉莲说,自己克服最大的困难是,适应了在船上睡觉与上厕所,“渔船船体小,船上的人都并排睡在甲板或者船舱里,只要有人走动,我就会醒来。而船上没有厕所,在船尾部挂的一块毯子,就算是厕所了,有时大家在甲板上吃饭,而有人在船尾如厕,过了很久,自己才适应。”

  3名老师担负不起200余名学生的教学工作,办学委员会又想出了新的办法。他们在各个渔业大队中抽调像黄继明那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渔民,当孩子们的“群师”。

  黄继明告诉记者,在那个年代,渔民每天打渔能领到30元工资,而当“群师”不但没有工资,还会占用劳动后的业余时间,“除了打渔干工,一空闲,我们就给孩子们上课。”

  有了老师,课堂设在哪?“船上没有课桌,我们就用装水的木桶、洗脸的木桶倒过来当课桌。没有黑板,我们用水柜壁、船插当黑板。” 黄继明说,由于船上空间小,常用的课桌板凳搬至船上会占用很大的空间,师生们便一起动手,因地制宜制作了可折叠的课桌,课堂结束,将它收起, “那时候办学条件艰苦,但大家都铆足干劲。”

  在教学方法上,海上流动小学为适应疍家渔民耕海牧渔的迁徙式捕捞方法,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渔船回港时上岸学习,出海作业时在海上学习,渔业生产旺季,学校就随船出海。

  学校还根据渔区实际,建立了新的教学制度,学校不分寒暑假,每周不固定休息日,“渔业生产大忙少上课,平时正常上课,淡季和回港挤时间多上课。”黄继明告诉记者。

  浪尖岁月

  海上求学永难忘

  “如果没有流动小学,我现在还是文盲。”与郭桂荣同班的林阿花也是流动小学的第一届学生。林阿花说,那时父母忙于捕鱼,需要自己照顾年幼的弟弟,所以对于上学这件事,父母是不支持的。

  “是我自己想读!很渴望去读书。”林阿花打趣地说,因为不能将弟弟独自一人留在船上,所以每次上课自己都是背上弟弟去的,“每次听到老师叫去上课,我就很高兴,但父母一听到,就会在一旁拉黑了脸。”

  林阿花在海上流动小学读了3年,直至全家搬上岸。她说,得益于在流动小学的学习生活,“我能识字,还会写自己的名字,到县城办事很方便。如果不是流动小学给我们读书的机会,肯定融不进现在的社会了。”

  而另一名学生梁石花要幸运一些。那时候,一些渔民仍有“女孩子读书白花钱”“读书不读书,都是要拉网”的落后想法,梁石花因哥哥在流动小学中担任“群师”,便一直被家里人督促去上学。她说,因为有了知识,自己现在在经营鱼排时,才能参考书籍与网络中的养殖知识。

  时光荏苒,寄托着海上人家对知识渴望的流动小学,在海上坚持办学8年后,因疍家人逐渐上岸而搬上陆地。据黄继明介绍,流动小学上岸初期,新村渔民俱乐部将地方腾出,作为学校教室。1986年9月,新村海上渔民流动小学更名为新村镇渔民小学。

  今年8月,记者与海上流动小学的校友们再次回到他们的母校。渔民小学现任校长王谨珠说,虽然现在已不在海上办学,但学校中绝大部分学生仍生活在渔民家庭。

  王瑾珠指着身后一栋三层高的宿舍楼告诉记者,在新村大部分家庭里,家长出海捕鱼,孩子与爷爷奶奶在岸上生活,都是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等身后这座宿舍建好,孩子们就可以寄宿在学校中,能更好地接受教育。

  采访结束时已是傍晚时分,夕阳撒满归途,林阿花、梁石花和郭桂荣又唱起了当年的海上流动小学校歌:“红日东升照南海,流动小学办起来。学校就在渔船上,渔民子弟上学来。”

 

 

相关链接:

万宁大洲岛清理渔民违建棚户 为岛上的濒危动植物让出“家园”
海口龙华区7宗水库提前腾出库容 转移上岸渔民527人
南海开渔第一网:渔民捕获300斤大旗鱼 开了好彩头
洋浦海上搜救分中心紧急救助两名受伤渔民
南沙新垦渔港迎来渔民出海 市民有望吃到南沙海鲜
南海最严伏季休渔结束 中国渔民出海盼丰收
三亚五百名渔民启动民俗巡游 崖州渔港散发独特魅力

 

(编辑:王思畅)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