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二年龙梅族谱
王懋曾像 本版图片由作者提供
二
村落规置新貌初显
龙梅村已是颓败一片,祖先所留的建筑几无能居之处。虽为大不幸,但新龙梅却可避除杂乱之处,重新规制。因年久无人管理,村周围不少田地被人侵占,王懋曾带领族人诉告官府,赢回田产。确保族人耕者有其田是第一步,做完此事,就可开始安家落户了。
王懋曾与族人踏绕村落,环顾龙梅村进行规划。龙梅村坐落在文笔峰脚下往北延伸约三公里处的山脊上。太史坊是全村的标志性建筑,坊高5.1米,总宽7.3米,四柱三间,每柱前后设有防风掌。明间大柱对面刻有的那幅对联“石柱警天秀毓南溟开五指,瑶台贯斗光摇北极应三台”是明代著名书法家、王弘诲门生董其昌所书。这里理所当然成为全村的中心,坊前后空地即为村民集合约事之处。
确立中心后,村之方位规划为南北走向,整个村舍面朝太史坊划地而建,座向顺沿地势分东西两排,依次依序按条例成排修建,似非字一样,中间置出一条村道,一条成排的轴线代表一条支脉的族落,聚族而居。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民居建筑,其基本形制为独立、封闭、内向的小天井院落,各家多为两或三进式四合院,轴线明晰,房舍对称,门楼、照壁、明堂、中堂、庑房等建筑,均以天井组合而成住宅单元。
正对太史坊,王懋曾修建了一座大门,内题宫保匾额,两边门题宗伯第。通过此村大门即可直接进入村民居住的地域。太史坊和大门中间,还特意盖了左右大门屋,用于氏族公用所需。
王弘诲故居位于村西,大门屋右边,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明末遭盗时也被焚毁。王懋曾根据族中老者记忆,按原样翻修了故居,并将家安在这里。
故居坐东北向西南,四合院式建筑,大屋2幢,均为1厅2房的砖木建筑,悬山式顶,正脊之鸱尾顶饰,厅堂屋顶共有19排瓦片。海南民间有传,祖屋厅堂瓦片排数越多,说明家中有人当过大官或极富足,普通家庭有13排就足矣,可见此屋规格之高。
龙梅村的田地分为水田、旱田和坡地,除各家田地外,还留有公共田产,分为祭田、义田、学田等类。在王氏家谱中,这些田产所在和所用记得的非常详细。族田收入主要来自招佃收租,为了防止族众对其侵蚀,规定本族中人不得承租,亦不得作租佃的中人。义田收入用以赈济贫困灾病;学田收入供族内儿童作学费;祭田收入用于开支祭祀的牺牲、仪礼、宴席。此外,有关族众公益的费用,也都从族田收入支付。在族训中特意强调,族人不得“觊觎祖业”,所得收益交由族中专门掌管的人员分类用于各自用途。
村周边的田地围绕着村舍呈聚拢状,太史坊朝向的田间有多处水池,不远处还有一条小溪绕村而过。而村舍背后则多是坡地,分布在龙仔埇上。“背山面水”“山环水绕”,正符合风水学上所谓“前有照、背有靠”。
此外,王懋曾还将王弘诲修建的龙门塔进行了简单的整修,龙门塔下的永济桥,本村前一里的广通桥,作为跨过溪头与外界交流的重要交通,毁损的也悉数修复。
至此,王弘诲曾以五言诗的形式,赞过海南乡村美景的《员山八景》:“绿水环龙”“横桥渡马”“竹松笼月”“楼阁丛云”“塘尾甘泉”“岸头娇柳”“莲塘渔唱”“石岭樵歌”,在新龙梅都悉数可见了。
(编辑: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