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岭。通讯员 陈思国/图
陵水古驿道追溯图。(何以端/制作)
惊涛拍岸美人孤,
放眼天涯愁云舒。
碧海奇峰多奇丽,
依山旁水润明珠。
一首韵律优美的诗歌,吟出了陵水珍珠海岸的前世今生。分界洲对面即是牛岭,这里自古就是兵家要塞,也是商贾行船躲避风雨之所。在牛岭曾有一条元末清初修通的万陵古驿道,是万宁与陵水两地来往必经之路。虽然古驿道今已不在,但文人墨客所作的诗歌依然咏诵至今。
在海南旅游度假,绕不过去的是G98环岛高速,而初次在山海间乘车旅行的游客们,往往被分界洲岛和牛岭的美景深深吸引。
环岛驿是琼崖古驿的主体,现在古驿爱好者多关注环岛驿,而环岛驿之中,最负盛名的要属陵水牛岭石板道。
从海口出发,上环岛高速公路,开车行驶174公里,牛岭就到了。
在古代,海南驿道以琼州府治——府城为起点,分东、西两线,自北向南,环岛贯通,全长两千多里。两条驿道上所设的驿站数量,曾经有所变动。一次重大的调整是在1504年,由最初的24个缩减为12个,除总驿站外,东、西各有6个。
据史料记载和现代初步考证,东路六驿经过文昌的宾宰驿、长岐驿,就来到万州的乌石驿(今陵水乌石乡),此处东去万州四十里,西北去陵水县城四十里。洪武年间,署县丞汤良弼建。弘治年间,知州李恭重修。乌石驿可连接崖州藤桥村的太平驿,然后是崖州怀义乡的都许驿。
陵水牛岭石板道,正是古代先民通向大美黎峒地区的重要通道。
驿站钩沉
县治几经变迁
陵水自唐设治,几百年反复搬迁。陵水的经典农耕在与广阔黎峒的互动中,至清代康乾年间,形成大致连接的沿海农耕渔航文化带。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由于“屡侵倭寇”,“于今岭黎乡马鞍山之北筑砌,包以砖石”。“马鞍山之北”即今椰林镇,从此修筑了南山千户所城,筑砖石城池,开了四个门。驿道过陵水河后自“迎恩桥”通过护城河,穿北门入城。
唐宋两代,陵水县城都在“博吉李村”,即博吉山、南山之间的陵水河北岸,现在称之“里村”。里村为唐宋故州县治,有1400年历史。
正统五年(1440年),老县治被海寇所毁,于是搬迁至千户所城边“东隅”靠河处;成化二年(1466年)再迁进所城,完成了县治与千户所的合一。几年后开辟牛岭通道,驿道从此不必在岭下涉海而过,陵水的交通和管治解决了一个重大难题。
陵水县城有驿站,叫“顺潮驿”,以及铺舍,即县门铺。据记载,陵水还曾有“博吉驿”。博吉驿位于旧县治,县治搬迁后,于天顺年间被顺潮驿取而代之。顺潮驿只使用了50余年,弘治甲子年(1504年)被废。从此,陵水境内就难寻驿站了。
县南驿道考据
驿道自县门铺出陵水南门西南行,第一铺是顺潮铺,在岭黎乡。陵水县城以南五里,明清有山名“黎苗岭”,即今长水岭,其岭脚正扼陵水西去通道。顺潮铺在今三才镇一带。后两铺是“鸭塘、石赖,俱在石岭乡”。
清后期,陵水铺舍名称大变,与今天地名接近,县南由两个新铺取代。据《道光广东通志·邮政》载:“县前铺至九所铺五十里,又三十里至膺秋铺”,该志涉及防务的“营汛疆里”,也提到离城五十里的“膺秋塘,兵四名,下至土崛墩十里,与崖州营藤桥汛界”。
由此可知,膺秋塘及膺秋铺的位置,应在现在赤岭以北十里的英州镇一带,此处明代就有膺修军堡。九所铺,今新村镇九所村。村北有一座东北西南走向、标高428米的大山,称九所岭,九所村在岭与海之间,扼守驿道,位置险要。九所铺与膺秋铺位置的确认,可以推知陵水至崖州的驿道,大致上沿着现在G223国道走向,事实上这就是沿海天然通道。
陵水县北
历史上的三大灌区
古代万州、崖州两州之间的陵水,山高林密,腹地深广,向来是原住民的天然福地,黎峒核心。汉文化是随着驿道等通路的打开,不断在当地传播发展。牛岭以东的几十里沿海,一直归属陵水版图,有四五个图(即百户大村)。
明朝初年,洪武帝对海南进行系列基础建置,设立了驿道(交通)、军屯(垦殖)与千户守御所(武备)这三个相互关联的大系统,相应地大批军户移民来琼,促成海南社会历史上第一次大发展。
陵水在牛岭以北的乌石、那亮乡地域,新中国成立后已全部划归万宁,现在陵水万宁两市县以分界山、大小牛岭划界。
牛岭以南为港坡河谷,接着是陵水河口平原。港坡河很早就有了规模农耕灌区,灌区里安置了驿道铺舍“大寨铺”。
港坡河很早就是陵水三大灌区之一,其余两灌区分别是“大河水”(今陵水河)及“小河水”(今陵水河支流溪仔河)。三个古灌区,构成陵水最早的经典农耕核心。
据分析,驿道大致沿现在东环高速走向,过陵栅河,沿博吉山(今称大溪岭)北麓接近大小陵水河,在城北一里许有“博吉渡”,由北门进入县城。
陵水古驿道
黎汉文化交融的纽带
过去陵水崖州交界,在今东线高速土福湾出口附近。藤桥东河东岸,今有“分界塘”和“分界下塘”两个自然村。分界塘以南,就是崖州。明代在藤桥设有驿站“太平驿”,也就是说,从陵水县城到藤桥,是一天的脚程。
洪武年间,每千户所须设立三个军屯,每屯派一个“百户所”即100个军户屯垦。在正德志和万历志的陵水舆图上,岭脚屯均标记为“三旗屯”,这是“三才”地名的来源,可知军屯即位于今三才镇、九所村两处。
三个军屯,对经典农耕文化在陵水县域的扩展大有贡献。除了北部大小陵水河、陵栅河三个传统灌区之外,南部广大地域也同时出现了三个新的农业中心。不过,陵水依然还是黎峒腹地。
陵水“黎强汉弱”的人文态势,到清朝前期有了重大改变。乾隆初年,鉴于陵水县实力的增强,朝廷将原属万州的“保亭司”大片黎峒,划归陵水管辖。陵水的“民户”人数,从明代到清初只在三四千口之间徘徊,由于“乾隆劝耕”,加上朝廷新增丁口“永不加赋”的许诺,乾隆晚期陵水申报在册的丁口,一举增加到五万。
陵水古驿道,是气候的分水岭,也是文化的纽带,虽然饱经沧桑,历尽波折,却是推动陵水乃至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重要通路。
拜访大美陵水,随时可追忆那“夕阳下,古道边”的往昔,惊叹于陵水这颗南海明珠之美,感慨其历史之变迁,文化之涅槃。
相关链接:
南粤古驿道定向赛5月鸣枪 易建联等任形象大使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