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4个扶贫日,也是第25个国际消除贫困日。教育是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之一,能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海口市将开展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着力健全资助保障体系、完善农村办学条件、严管控辍保学等多项举措,将教育扶贫的触手伸及每一个乡镇、每一所学校,把扶贫的甘霖惠泽椰城大地。
全覆盖
健全学生资助体系
健全的保障体系是促进扶贫工作落实的先决条件,而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则是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保障对象。
为了做好教育精准扶贫,市教育局开展建档立卡学生信息核查和建立信息台账工作,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确保扶贫工作一个不落。
为做好教育扶贫,市教育局首先狠抓扶贫“精准识别”。市教育局将干部和教师组建成工作组,分片包干到户,责任到人。通过进村入户调查,实地采集扶贫户子女入学信息,并核查之前补助发放情况,分学段做好登记,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情况。
在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后,市教育局建立台账动态管理体系,实时监察扶贫户的学生,并加强与扶贫开发部门的联系。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建档立卡扶贫户学生的资料数据库,确保一户不漏。
至2017年6月底,我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在校生3088人,占全市贫困人口27.17%。因此,做好教育扶贫意义重大。层层部门的核实筛选,一个不落的建档立卡,市教育局在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的前提下,还着力跟踪资金的发放情况。“只有让相应的资金落在扶贫对象的手上,整个扶贫环节才算真正到位。”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符延益对记者说。据了解,在核准贫困户家庭学生信息后,市教育局严格按照扶贫政策,落实扶贫资金,确保每个贫困学生能安心上学。
2016年至2017年,海口市特惠型政策惠及7284人次,发放扶贫资助资金1383.72万元。2017年春季学期市教育局已向3086名学生发放特惠性资助资金669.14万,秋季学期的发放进度也已达100%。
夯基础
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教育扶贫的重点关注地区是农村,近几年,海口市着力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锦丰学校用上了智能语音教具、灵山镇中心小学开设了多彩有趣的少年宫、龙桥学校引进先进的教学设施……纵观全市农村学校近些年的办学水准,无论是办学的硬性条件还是学校的软实力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吸引了农村本地学生的回流。
以海口市琼山区旧州中心小学为例,五年前,这所学校的在校人数还不到千人,在市教育局联合优质学校的帮扶下,如今旧州中心小学的学生人数已达1439人,成绩也由全区倒数第一攀升到海口市乡镇学校的前十名。
在海口市谭田小学,这里虽是农村学校,但阅览室、体育设施等教学设备一应俱全。时值课间,同学们三五成群借阅图书,坐在阅览室前的大树下阅读。阅览室内,文学、科技等适合青少年儿童的各类图书码放得整整齐齐。
近年来,海口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了教育扶贫工作。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包括旧州中心小学、谭田小学在内的多所农村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学生开始慢慢回流。谭田学校老师林绍婷说,曾经有家长花钱去城区的私立学校上学,现在他们又想把孩子送返回农村就读了。
海口市在2016年从省外引进20位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为海口市新坡中学、旧州中学、东昌中学、石山中心小学等多所乡村学校输送了一批优质教师。目前海口市城镇回流到乡下上学的形势比较好,尤其是在每个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以后,优质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建起,“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口号得到了真正的落实。
一对一
强化管理控辍保学
扶贫是一场长期的攻坚战,教育战线覆盖面广、涉及的贫困学生人数多,市教育局组织千名教师与贫困学生结成对子,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帮扶。该帮扶模式以“一对一、一对多”的关爱体系,让学校和老师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帮扶。
在建档立卡扶贫户中,义务教育阶段6至15岁的学生是重点帮扶对象。市教育局组织各校对该阶段的帮扶对象进行逐一排查,形成教师与扶贫学生“一对一”成长关爱体系。教师通过家访,与家长面对面沟通,满足学生学习上、经济上、心理上的需求,全方位深层次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对家长进行引导,使其重视子女的教育。
控辍保学也是扶贫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海口市各校在与各区教育局签订的责任书中,明确学校控辍保学的任务,保证全员上学,保证辍学生返校。
海口市教育局还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情况检查,通过定时的检查与反馈,及时了解扶贫工作的最新动态,推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