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教育部召开2018教育新春系列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建立五年以来的进展情况。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局长何秀超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全国近26万所中小学校配备了12万余名专兼职督学,这些中小学里挂牌的覆盖率达到98%。同时,一些地方将挂牌督导制度主动延伸到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中小学挂牌督导已成为我国教育督导创新、助推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制度。
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2013年开始推行,曾被媒体称为“中国的教育警察”和“中国教育的‘片儿警’”。何秀超表示,之所以这这么讲,是因为在中小学门口挂有责任督学的牌子,“有照片,有督导的事项,有联系的方式,就和我们社区管安全的片警形式是一样的。”责任督学也像“片儿警”一样督促、指导学校,解决了教育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何秀超介绍称,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体制已基本完善。《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规程》和《中小学校责任督学工作守则》的先后出台,对督导工作的内容、方法、流程和责任督学的工作职责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省、市、县完善责任督学校园巡视、听课评课、工作记录、意见反馈、督促整改等制度,教育督导有法可依、有规可循的局面已经形成。
同时,组织机构基本健全。各地政府特别重视这项工作,各省市县都相继划分了督学责任区,基本形成了层级分明、工作协调、监督有效的工作体系。督学队伍配齐配强。各地按照教育部出台的《督学管理暂行办法》,组建了以学校校长为主体、学科名师和教研人员为辅助,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社会人士为补充的责任督学队伍。“目前,既有在职的校长、在职的高级及以上教师,也有丰富经验长期在一线工作的行政部门的管理干部,来自社会上优秀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包括一些优秀的家长,还有退下来的高级以上的教师,组成这样一个专兼职的督学队伍。”何秀超说。
此外,督导方式灵活多样。各地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定时督导与随时督导相结合、专项督导与综合督导相衔接、全面督导与学科督导相补充、个人督导与团队督导相配合、常规督导与信息化督导相融通的有效、多样的工作方式。“学科督导就是说像西方一样的,有语文、数学、科学的,也有物理、化学的,都是专业性很强的,确确实实能指导学校内涵发展,指导老师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这样的学科督导,针对性非常强。”甚至这几年推出了信息利用互联网,利用人工智能的督导方式,已经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正在推广。
何秀超还表示,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典型引领作用明显。2015年部署开展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创建工作,2016年认定29个县(市、区)、2017年认定208个县(市、区),在不同区域树立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典型和工作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