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琼台俊杰
王承烈主讲雁峰、琼台二十余年 不恋功名乐育人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岑明道 时间:2018-04-07 20:52:50 星期六

冯敏昌雕像

  问学冯敏昌

  “人生何幸,获此师资”

  当代西方教育讲究“挫折教育”,意思是如果一个人一生平顺,未必是什么好事,而且很难获得世俗的成功,更别提有灵性上的超越和思想上的超脱。满腹经纶、少年得志的王承烈也是如此,最大的挫折,莫过于他曾经6次参加乡试,都未能中举。

  科举年代,3年一次的秋闱和春闱,王承烈“六试秋闱,荐而不售”,意味着先后耗费18年备考乡试,却最终名落孙山。这样的挫败不能说不大。好在他越挫越勇,并未放弃。

  “旧年省试,肄业越华,幸登大雅之门,获交多闻之士。”从王承烈的《上冯鱼山先生书》可知,当年他参加乡试前,曾经到冯鱼山(即冯敏昌)主讲的广州越华书院求学。

  在越华书院,王承烈“从冯鱼山太史游,赏其文章清刚,有先正风格,决其必中。”(《本传》)

  冯敏昌(1747—1806)是广东廉州(今广西钦州)著名历史文化名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进士,当过嘉庆皇帝的老师。但是,冯敏昌不喜欢当官,反而钟情于教书育人。年轻时,他曾在广东端溪书院、粤秀书院求学问道;从42岁开始,先在河南的河阳书院任教两年,后来又在广东的端溪、越华和粤秀书院执掌教鞭6年之久,并终老于粤秀。

  嘉庆六年(1801年),正如老师所愿,王承烈终于考中举人,而且名列前茅。多年以后,王承烈在给冯敏昌的信中,仍有颇多感激之词:“始以素丝之质,附近青蓝……人生何幸,获此师资!”中举那一年,他的弟弟王天佑考取了“优贡生”,兄弟同科,令广东士林艳羡不已。

  冯敏昌在广州教过的海南人中,除了王承烈,还有张岳崧(定安进士,探花)和郑乃宪(文昌举人)等知名人士。

  但是,王承烈的科举之路远没有恩师李琦那么畅通。好不容易中举了,此后3次赴京参加会试,王承烈都没有考取进士功名,由于自己体弱气虚,受不了北京的寒冷,于是断了“进取”的念想,返乡以教书为业,以读书为乐。

  慧眼识才

  “远近从游多知名士”

  在海南,王承烈在雁峰书院和琼台书院执掌教鞭20余年,可以说是将他的余生都献给了乡土教育事业,直到道光丁亥年(1827年)十二月去世。

  在琼州府城的这两所书院掌教期间,从游的学生遍及海南当时的“三州十县”,大多是已经成名之士。《本传》称:“远近从游多知名士,乡会所取皆出其门。”当时海南考中举人、进士的,几乎都是王承烈的学生。

  王承烈不但与他的老师王时宇、李琦、冯敏昌一样擅长教书,而且慧眼识才,能预见学生的前途。最典型的例子是叶联辉和韩锦云。

  道光戊子年(1828年)秋天,广东乡试揭榜,定安学子叶联辉名列第二——亚元;道光二十年(1840年),文昌士子韩锦云考中进士。而早在他们20岁的时候,王承烈就已经断言这两位学生,将来必能成就功名。

  从王承烈的继任者、琼台书院掌教曾日跻为其撰写的墓志铭文得知,道光元年(1821年),朝廷下诏,让各地推举“孝廉方正”人士,琼州缙绅都一致荐举王承烈,尽管他一再推辞,还是被朝廷嘉奖,授以六品顶戴,时人都羡慕不已。但是,曾日跻却说:“人皆羡先生之功名,遇亦奇矣。我独高先生之品行,孰能及之?”

  确实,王承烈的学术、文章自是为世人所称道,而其人品和德行更是无可厚非。他不但洁身自好,对待财物,“与取不苟”,而且身居府城,没有公事绝对不进衙门,没有利用“举人”的身份谋取私利,非但如此,一有公益事业,往往投身其中,任劳任怨,特别是1823年改建雁峰社学为书院时,更是殚精竭虑,募捐经费,设立宾兴,亲力亲为,以期雁峰书院能够长远发展。

 

 

相关链接:

海口三百名徒步爱好者“穿越”琼台福地 触摸千年文明
推进“琼台复兴” 海口府城街道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重现历史古迹 “琼台复兴”激发海口城市活力

 

(编辑:余冰月)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