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艺术与收藏
奏响原生态之音——黎族竹木乐器之美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尤梦瑜 实习生 王娇 宋国强 时间:2018-04-07 22:54:58 星期六

省民族博物馆展出的黎族竹木乐器。

乐手在演奏黎族特色乐器灼吧。

黎族独木皮鼓。

  不加修饰的音色是源于自然的呼唤,本木原色是对这片土地的追溯。悠久的民族历史,地理上与大陆的分割成就了海南黎族“自成一派”的特色文化。黎族先民在海南岛这片热带海岛上采集狩猎、开垦荒地、播种山兰,在这片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的沃土上,他们创造出了“竹木文化”。

  对于这个没有文字的民族来说,音乐也成为了生产、生活积淀出的产物。于黎族人而言,琳琅的竹木器乐是一种生活方式,于海南而言,这些竹木器乐所形成的黎族音乐成为了令人恋恋不忘的艺术形式。

  融汇天然与匠心

  长形管的鼻箫、节节相套的唎咧、小巧轻薄的口弓、独具特色的牛角胡……省博物馆琼工坊的“椰岛乐器”展示区内,大大小小的竹木乐器排列其中。淡黄的竹木本色,粗糙古朴的质地,简单的几笔花纹雕刻道出黎族风情。

  “鼻箫是黎族乐器中最有特色的乐器之一,以前的鼻箫以长为主,现在也有短的,而且还加上了花纹修饰。”省博物馆副馆长王辉山介绍。

  据了解,省博物馆目前收藏的许多竹木乐器都已经过改良创新,例如用牛角替代竹木,制作牛角胡;将单管哔哒变为双管。

  在展示柜旁,省博物馆专门立着一个供参观者敲击的“叮咚”,让他们在古朴音色中体验民族文化。古时,黎族人民用火与黎刀清出一小片土地播种山兰稻,这些土地零星分布于坡地山谷中,但常有野兽破坏、鸟雀啄食。黎族人民为驱逐鸟兽,将枯木根或枯竹吊持起来敲打,人们敲击木棍的不同部位,发出高低有别的声音,久而久之变成了可演奏曲调的乐器。

  如今,竹木乐器成为了不少文艺舞台上的主角,黎族匠人们也会将其美化。例如在省博物馆中就展出了被上了绿色涂料的竹木乐器,让其更富有舞台感。

  除了这些典型的竹木乐器,黎族独木皮鼓也颇有特色。省博物馆收藏的一面独木皮鼓,其泛黄斑驳的圆形皮革鼓面上绘有野兽、狩猎图景等。据介绍,一个鼓的制作过程往往长达几年,其蒙鼓面等步骤也颇具仪式感。

  黎族的村落中,峒主、村长家往往都会放一个独木皮鼓,在祭祀时使用,或是在紧急情况下召集村民。由于古时缺少精细和锋利的工具,制作鼓时不可能将大树砍成小木,再将小木合而为筒,黎族人另辟蹊径,将大木掏空,再覆以动物皮,用竹签固定。

  五指山市的省民族博物馆也藏有不少竹木乐器。目前,博物馆共藏有85套竹木乐器,在展约30件/套。竹制鼻箫、唎咧被一一陈列在其民族艺术陈列厅内。这其中也有一件独木皮鼓。据省民博副馆长罗文雄回忆,1997年的5月,他带队到东方市广坝乡进行民族文物征集,在布温村发现了这件做工精良的黎族独木皮鼓,鼓面上绘制狩猎纹。这件独木皮鼓成为研究黎族文化的一件重要文物。

  凝聚黎族生活点滴

  “庇者竹瓦,载者竹筏”,同苏东坡所述相近,黎族人民的生活离不开竹子,竹木为架的船型屋、竹节为载的竹筒饭、竹条制成的的竹篾品……

  竹木乐器,即用“竹”或“木”为材料制作的乐器。黎族竹木乐器取材于当地丰富的竹木资源,黎族人民创制了鼻箫、唎咧、灼吧、叮咚、口弓、独木皮鼓等不少于40个品种的乐器,这些乐器虽然做工原始古朴,但音色、音调独特动听,吹奏形式也较为特别,可谓是黎族文化的“活化石”。

  当黎族男子外出远途,上山砍柴或在守山兰稻的时候,都会随身带一支唎咧,一曲吹尽,便可排遣寂寞,心情舒畅。唎咧用山竹制成,竹管唢呐状,以小管套大管,常见为七节,节节相套,每节开有一个按音孔。其音色嘹亮粗犷,活泼有力,清脆动听,富有欢乐的生活气息和情调,是黎族人民最喜爱的乐器之一。

  除生产活动外,竹木乐器也是黎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重要工具。据《黎岐纪闻》记载:“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齐集于旷野间,男弹嘴琴,女弄鼻箫,交唱黎歌。”其中所说的嘴琴指的是口弓,鼻箫和口弓都是表情达意的重要乐器。

  鼻箫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多是用“粗皮竹”或“山竹”制成,两端保留原始竹节。黎族传统的鼻箫开四孔,两孔位于箫两端的竹节上,另两孔开在乐器首尾的两个方向的管身上。若说笛子是日间的,那箫声更配夜色。每当夜幕降临,寂静的黎寨里,会不时传来鼻箫声,正道了那首“抛个石头试水深,吹曲鼻箫试侬心”。

  竹木乐器登上大舞台

  今天,黎族竹木乐器不再只是黎族人民自娱自乐、表情达意的工具,它已成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同时,这些原生态的声音也早已通过一部又一部海南文艺作品传遍国内外。

  黎族竹木乐器能够搬上大舞台,也离不开手工艺人们的改良制造。黎族竹木器乐演奏者、制作者黄龙乙说,黎族原始的乐器由于音量小,音阶窄,只适合于小场所的表演,而要搬上舞台,就必须要对原始乐器进行改良。

  黄龙乙向记者展示了他的父亲、我省黎族竹木乐器省级传承人黄照安改良的一件集鼻箫和灼的集合体的乐器,它一侧是鼻箫,将其颠倒即成了用嘴吹奏的灼吧。这件外形独特的乐器由一根长约一米的竹子制成,整根竹子被漆成了青绿色,竹节处还保留了两撮竹叶,增加美观;乐器的中间则被特意挂上了黎族妇女常佩戴的银饰品,让乐器可随着摆动“呤呤”作响。这件乐器的音色、音域较传统黎族乐器有较大的改善,更适合大舞台。

  如今,黄龙乙在海口市艺术团工作,通过一个个舞台传播竹木器乐。他的父亲黄照安则常常带着乐器走进校园,还组建了多个演出队伍,如今在三亚多个景点演出,推广黎族音乐。

  黎族竹木乐器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由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五指山市文化馆作为其保护单位。每逢重大节假日,这些黎族地区都会进行民族乐器展演。今年,保亭文化馆设立了“黎族竹木器乐培训基地”,计划在今年暑假招收在校学生进行培训。五指山市文化馆则在其毛道乡成立了集保护、展示、培训、研究黎族竹木器乐于一体的黎族竹木器乐传习所。同时,文化馆还成立了一支由竹木器乐爱好者组成的“五指山之声”乐团,推广黎族民间传统乐器。

 

相关链接:

白沙黎族自治县荣邦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国文:群众的事儿记在心坎上
《黎族家园》匠心诠释海南黎族优秀文化
舞蹈诗《黎族家园》走进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传播海南文化
《黎族家园》在京展演第二场受到专家学者充分肯定

 

(编辑:余冰月)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