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中学舞蹈队在2018海南竹竿舞总决赛中夺冠。图为万宁中学学生在跳竹竿舞。 万宁中学 供图
一段古老的舞蹈,经过文艺工作者的挖掘整理,终于搬上了舞台。经过多次整理,而两位舞蹈传承人如今已经离开人世。
记者曾在琼中歌舞团,观看两位年轻演员为我们进行的表演——两名男青年身穿传统服装,头缠红巾,一人双手持尖刀,一人手握钱铃棍,两人相互对打,持刀者对着持棍者的各个部位猛刺,而持棍者则前后左右招架,双方周旋灵巧,动作刚劲矫健。刀和棍撞击发出的声音,铿锵有力,扣人心弦,场面热烈悲壮,表现了一种临危不惧,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咚铃伽舞是黎族优秀的传统民间舞蹈,它源于生活,又经人们的创造而升华,异花独树于海南众多的传统民间舞蹈之中,以其古、奇、险、绝的表演堪称“一绝”。它的挖掘重现,不仅充实了黎族优秀的民间艺术宝库、丰富了黎族优秀传统民间舞蹈的内容,而且又一次向世人讲述了黎族文化发展的历程。
浓郁生活气息的生产舞:舂米舞和转石舞
在黎族众多的传统舞蹈中,大致可以分为祖先舞、生活舞和生产舞三种。老古舞属于祖先舞,咚铃伽属于生活舞,至今在黎族地区流行的舂米舞、转石舞,则是属于生产舞。这两种舞蹈有显著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在结婚、盖新房、欢庆佳节或农闲娱乐时,都要成群结队地跳起类似的民间舞。
舂米舞是黎族妇女喜庆时的舞蹈,是从舂米劳动中演变出来的。黎族人办喜事的时候,妇女们聚在一起,在大木臼中放入稻谷,四人或六人各持木杵轮番把稻谷舂成米。她们在挥动木杵时加入一些优美的动作,在木杵与臼撞击出的有节奏的声音中,自娱性强而优美的舂米动作演变成了具有较高艺术观赏性的舞蹈。
以4人舂米舞为例:一对以右腿弓步站立相对着舂米,另一对也相对而立,只是腿膝时曲时直地舂米。舂米时,一对往木臼里舂米,另一对便可以木杵撞击臼沿或臼边。有的在臼内舂一两下,又在臼边撞击数下,在同一节奏中,响起舂米声和撞击木臼声这两种和谐有趣的声音。有时,她们在高处跳起舂米舞,那种“咕——叱!咕叱!咕叱!咕咕叱!咕咕叱!咕咕叱!”的声音,会顺风传至三五里之遥,让在路上的人也会感觉到不那么孤单了,你仿佛身在田野绿秧中听到阵阵布谷春声。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舂米者也就是舞者。一般舂米由村里四位女子完成,相对站立舂米的两人,是右腿弓步站立的舂米动作;另一对是以双足平立、腿膝时曲时直地舂米的动作。当其中的一对往木臼里舂米时,另一对便举起舂杆撞击臼边;有的则用舂杆往木臼内舂一两下,提舂杆时,在臼边撞击一下或数下。总之,要同时响起两种不同声音却同一节奏的音律,使舂米声和撞击木臼声,形成和谐有趣的“啯-啪!啯啪啯啯啪啪!啯啯啪”声。有这种节奏感极强的音乐伴奏,哪怕是舂上三四个钟头,也不觉得疲倦。这种欢快而挺拔的舂米动作,自然呈现出了健美的舞蹈姿态。
时到今日,在海南黎族地区,还保留着许多传统体育项目,黎族民间传统体育源于劳动生产和生活之中,最早是一种文化体育活动,慢慢地演变成黎族传统舞蹈,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锻炼游戏到竞技比赛到舞蹈的过程,在昌江黎族自治县,流传的转石舞就是由转石比赛演变而成。
在昌江一些黎族地区,还保留着一种转石比赛,每年农闲季节或喜庆场合,妇女们邀来自己的姐妹们与村中或外村的另一组姐妹开展转石竞赛。
开始时,两队各从河边抬来一块圆滑的石头,然后每10人(多亦可)为一组,以5人用脚踩石,5人用手拉住踩石者的手进行转动,转得时间长者为胜方。为了热闹和给自己的队伍助威,两队的拉拉队各在自己转石队一旁拿起鼓、竹筒、木棍、木凳等器具有节奏敲打或唱起节奏欢快的民歌助兴,慢慢地演变成了转石舞。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