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舞团队精心编排新舞步,参演人员互相切磋勤练习
万人竹竿舞舞出海南文化自信
4月27日晚,在海口五源河体育场,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万人竹竿舞表演活动进行首次带妆联排。 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让1.2万人同时跳舞,而且是竹竿舞这一极其讲究步伐与节奏的舞蹈,到底有多难?
4月28日晚上8时,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万人竹竿舞表演活动将在海口举行,届时好奇的人们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竹竿舞最早源于黎族先人用于祭祀的舞蹈。上世纪50年代,经过广东省歌舞团的创新改良,这一舞蹈代表海南地区登上了文艺舞台,由此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广,如今成为海南黎族歌舞的一张亮眼名片。
2018年央视狗年春晚海南分会场的舞台上,在绚丽的光影之中,千人竹竿舞给全国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明晚,这场万人竹竿舞将以更壮观、更具特色的表演让这张“亮眼名片”更加耀眼,向全世界展现海南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如此别开生面的方式为海南“庆生”。
“井”字竹竿摆法好看又安全
竹竿舞的一大难点就是“踩准点”,否则演员的双脚会和竹竿“打架”,容易摔倒,甚至受伤。因此,编舞工作成了核心工作之一,要让1万多人同时跳起来,既要好看,又要安全。
海南大学艺术团团长周琳琳是此次表演活动的舞蹈总监。据她介绍,此次万人竹竿舞编排的前期工作耗时半个多月。“在这半个月里,我们主要进行了3个阶段的工作。首先,在竹竿舞原有的跳法和打法基础上进行系统完整的提炼;然后编排了5组动作,让一些非专业学生进行尝试,看看完成情况如何;最后就是根据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形成了最终的5套完整动作。”
据了解,为了方便指导老师到各个演出队伍去进行教学,编舞老师特意将这5组动作编号为A、B、C、D、E,进而完成“A+B”“A+C”这样的叠加,如此一来,演员们能够清晰地了解编舞团队的呈现要求。
由于此次参演人员大部分来自高校和中学,缺乏专业舞蹈经验,因此,编舞老师对难易度进行反复评估,同时对120名指导老师进行系统规范的指导,“如果一个指令没有被完全消化,那么老师教学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周琳琳说。
据介绍,此次编舞团队创新运用“井”字竹竿摆法,在2万平方米的海口五源河体育场里,1.2万人分为600个方阵,“井”字摆法能固定队伍的位置,既安全又美观。在“井”字竹竿打造的空间里,演员们会变换多种步伐、手势、打法。
(编辑: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