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年间曾是屯马场的居仁坊,如今用浮雕纪念这一段历史。见习记者张洋 摄
修旧如旧保护古迹
近年来,海口突出以人为本、和谐宜居的理念,不搞大拆大建,以“修旧如旧”为原则,延续历史文脉,越来越多像骑楼老街一样的历史文化建筑、老街区在经过“微改造”后重焕光彩。
走在中山街道综合陈列室内,如果视线始终平行,在墙上装裱的照片上停留,这样的陈列室与其他并无二致。可若是顺着室内的立柱抬头望去,会发现陈列室是由庙宇改建而来,雕梁画栋,双龙腾飞,梁柱上写有“宣统元年岁次己酉复月朔旦官绅商民鼎建”,原来,该庙宇已有百年历史。
据介绍,中山街道综合陈列室坐落之地为太阳太阴庙,落成于清宣统元年(1909),奉祀太阳、太阴星君等神祗,集当时海口官绅商民之力而修建。民国时期,太阳庙成为海府地区宣传革命的进步活动场所之一。1926年初中共琼崖党组织在庙内开办中山女子学校,民主革命家张难先曾在此讲学,宣传国民革命。当时庙宇内陈列大批进步书籍、报刊,供市民阅读,对在海府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起积极作用。
居仁坊保存着有数百年历史的马房井。见习记者张洋 摄
“城市更新过程中,更要注重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 中山街道党政办工作人员郑翠翠介绍,该街道通过加强宣传与保护,防止随意拆除,切实保护片区内历史文化遗存。“我们希望能为海口这座城市保留历史文化记忆,增强海口的历史文化底蕴。”
行走在百年老街居仁坊,家家户户门前随处可见品种多样、色彩丰富的植物。居民主动认养,谁家门口的植物由谁负责浇水养护。在居民们的自觉维护下,居仁坊始终保持着宜居宜游的环境,走在这里,还能寻到一百年前铺设的青石条椅,让人不禁想象到百年前居民坐在上面乘凉的场景。
“这里有古迹也有新貌,我们生活在这里很幸福。”居民陈大姐笑着说,作为居民,会保护好这里的历史文化风貌,同时希望海口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更多地保留城市传统文化和城市特色,为后代留下宝贵的财产。
相关链接:
品乡韵闻乡音拾乡愁 海口市龙华拾(石)趣家乡课堂开课
美丽蝶变容颜改 一抹乡愁思椰城
海口:悠悠古桥留遗迹 湿地精灵忆乡愁
海口潭丰洋:浓浓的绿意 满满的乡愁
(编辑:李谢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