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琼州知府、丘濬恩师程莹
生当如圭璧 清声响南溟
五公祠内程莹参与铸造的铜钟。
文本刊特约撰稿 张意薇
明代正统(1436—1449)末年,跟随北京国子监官长到南京国子监视学的琼州先贤丘濬,接见了来自湖广黄州府的秀才程谟,对方哀容不展,自称是琼州太守程莹之孙,祖父已在任上去世,棺木尚未安葬,他奉遗命将其骨骸送归罗田故里(今属湖北黄冈)。不知丘公能否写一篇铭文来记述祖父的德行?
丘濬听后悲不自胜,想起自己考取秀才后,增补为琼州府学的生员,知府程莹激赏他少有才名,对他寄予厚望,悉心教诲。五年后,即1444年,丘濬秋闱高中,考取广东省第一名——解元。程莹素爱奖掖后学,知道他家贫,便在经济上给了不少资助。丘濬感叹,没有程公的砥砺与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啊!一篇铭文我怎可推辞呢?这篇文章就是收录在光绪《罗田县志·艺文志》中的《琼州府太守程莹墓志铭》。
光绪《罗田县志》里收录丘濬为程莹撰写的墓志铭文。
有匪君子,其人如玉
程莹(1381—1448),字汝昆,号伯玉。从族谱上看,罗田程姓是晋朝知名太守程元谭之后,与南陈名将程灵洗以及北宋名家程颐、程颢同源。父亲程志刚洪武年间担任行人司正一职,曾因直言敢谏被贬了官。母亲胡氏育生四子,程莹居长。相传昆仑山的的美玉即便以炉炭燔烧三日三夜,色泽不变,是玉中最莹润光洁的品种。程莹取自“昆山玉”的字号饱含了家族盼其成才的美好期许。
他少时便聪慧过人,手不释卷,和本县通政祝琼多有往来,潜心研习同祖的“二程”理学,且精通高古奥妙的易学。他的字亦是灵秀俊逸,最擅长的是草书。还不到二十岁,知县听说他的贤能便将其调到身边充当处理文书的掾吏。永乐年间,他被荐入京,被授予礼部司务的官职。明代为官,不仅靠才华,还得有颜值。据传丘濬因其貌不扬,由一甲及第改为二甲第一。在处理祭祀、外交事务的礼部,官员的形象更是关乎国家的面子,仪表端方才不失国体。想来程莹不仅交际谈吐上有过人之处,而且相貌堂堂、处事稳重。永乐十三年(1415年)他被派遣出使日本,成了国家形象代言人。圆满完成使臣任务后,回国升主客清吏司主事。永乐十九年(1421年)升员外郎,宣德二年(1427年)迁郎中。丘濬称自己的恩师在礼部为官的27年可谓“政绩炳著”,无论是处理内政还是外事,程莹都具备杰出的才能。《诗经·淇奥》言“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称颂的不正是他这样的人才么!
程莹的德行也称得上“如圭如璧,宽兮绰兮”。(同出自《诗经·淇奥》。圭、璧:雕琢精细的玉制礼器;宽、绰:宽广、旷达。)他少年丧父,唯有尽心侍奉母亲。在做主客郎中的时候,曾经绘制了一幅“思亲图”来寄托这份至纯至孝的情思。程家祖上曾在罗田置办义田用于救济经济困难的族人,程莹回乡时发现义田被人私自典卖后,自己出钱将其赎回,并将其定为家族祭田。他虽然“食禄三品”,却因为官清廉且处处慷慨解囊而“宦橐萧然”。玉碎琼州时,余下的俸禄尚不足处理丧葬,归殡之日则是靠琼州百姓馈赠的路费才得以魂归故里。做人宽仁孝顺,从政两袖清风,无怪乎琼州百姓曾为他建立祠庙加以奉祀了。
僻郡叨天禄,到此是豪雄
宣德十年(1435年),琼州、潮州等十一地知府位置空缺,其中琼州居大海之中,边民杂处,最难治理。朝廷上下认为程莹在处理边疆以及外事问题上有经验,一致推举他赴任琼州。皇帝在临行前叮嘱:“作为一方大员,广阔疆域上的百姓生活安乐都取决于你们啊!要体恤民情、兴利除弊,使你们治下的百姓衣食不缺、懂得礼义。要奉法循理、举贤任能、锄奸铲恶。你们不要辜负了我的期望啊!” (《明实录·英宗实录》)程莹虽年过半百,却极有魄力,他单身到任,“以兴学为首务,捐资课试,凡登科贡者,皆所拔士。”(《琼州府太守程莹墓志铭》)也就是说他到琼后立刻着手狠抓教育、捐资助学,后来科举及第的学子,都是他一手选拔培养的。光绪《罗田县志·宦绩》称程莹在琼“惠政多端”,除了教育,他在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等方方面面都大有作为。
明代海南最高一级的地方政权是琼州府,洪武年间岛内行政建制为一府三州(崖州、儋州、万州)十三县。正统四年(1439年)程莹奏请撤销宜伦、万宁、宁远三县,迁陵水县治。县的建制数量减至十县,府、州、县公署随之逐步改善。自此海南“一府三州十县”的建制成为定制,一直延续到清代。为了便于黎汉统一管理,又奏请革除当地抚黎土官、请求召回中央下派流官,即所谓的“改土归流”。“自是(黎、汉)悉领于郡县,民黎相庆。” (《广东通志·岭蛮志》)
为盘活岛内资源,正统七年(1442年)程莹“奏将海南六场每一大引盐折米一石”(《广东通志·盐法志》),同时奏请下调国家垄断物资食盐的价格以吸引购买,获得了朝廷批准。他在全岛内各盐场推行统一的盐米兑换标准,准盐折米入琼州府广丰仓,减少了食盐在运输中的损失和不便,百姓得到了方便和实惠。藩属国占城(今越南境内)向明王朝进贡要经过琼州海域。为了节约琼州财力,正统元年(1436年)程莹上奏朝廷“占城比年一贡,劳费实多。乞如暹罗诸国例,三年一贡。”(《明史》),扭转占城岁贡局面。
明代除了崇道的嘉靖皇帝在位期间(1522-1566年),佛教的寺庙经济大体上比较活跃。程莹主要从两方面加强了对佛教的行政管理。一是整顿取缔。比如对弥陀堂“逐尼罢庵,田给里户耕纳”,即取缔寺庙,铲除异端,将土地分给民众作耕田。二是修缮扩建。正统八年(1443年),程莹带领一批官员重修天宁寺,便于“群黎百姓之所瞻仰”。《重建天宁寺碑》云:“予惟佛法之兴,自汉以来遵其教者莫不壮丽其宫,以荣奉之,无非上以祝皇图,下以福斯民而已。今程公于从政之余捐资,是崇是建,其意盖有在也,岂徒徼福祉为美观哉?”重修不是好大喜功冲政绩、搞形象工程,而是为了百姓福祉、国家社稷着想。
另外,作为南溟海岛,琼州民间还有供奉妈祖的习俗,以祈求航海平安。正统十一年(1446年)三月,程莹大修天后宫。“海口所旧有天妃庙,风销雨泐,岁坏月隳。罗田程侯念兹缺典,慨然以废起为己任,不以公事鞅掌而鼎作之。”而程莹和其他官员共同捐资铸造的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铜禁钟(1436年造)至今还保存在海口五公祠学圃堂内,铭文历历,仁心昭昭,为镇祠之宝。
案牍劳形久,诗成已黄昏
丘濬之《题五指山》流播甚广,却鲜有人关注诗前“提要”:“少时曾作琼台八景,郡侯程公已刻之梓,今不复存,唯记其一章。”丘濬曾做八景诗,程莹曾将丘诗付梓刻印,可惜后来除了描绘五指山这首其他都散佚了。程莹不仅政绩卓越,且不乏文人雅趣。每当他得了空闲,便带着一些文学上的同好,吟咏琼岛山水。正统七年(1442年)灵山诗会,其诗曰:
迢迢一径入山门,此日同游载酒尊。纵览谩凭双眼力,浮名应愧一乾坤。
久居僻郡叨天禄,愿刻苍崖颂圣恩。吹彻玉箫清兴发,诗成不觉又黄昏。
“谩凭”,即空凭、徒凭。程莹感慨仅凭双眼难以赏尽灵山(今海口东北部)的风光,实则是他不满足于耳目声色的观赏。大好江山,诗酒天涯,玉箫声起。在这山水的深处,是他所铭记的先祖遗风与皇帝训诫。当一方大员,守一方百姓,身处偏离京师的海岛,程莹却丝毫未移忠君爱国的初心。
透过程莹入选琼州八景诗的《环琼海色(其二)》,后人看到了这位父母官胸中的万千气象:
巨浸空中一岛清,四围海色透南溟。风生浪涌千山雪,潮落沙明万户星。
蜃气情嘘村雾湿,龙涎夜吐水云腥。凭高正见?旗动,烟外诸番有贡舲。(万历《琼州府志》)
临风而立,海天一色。大浪如雪、沙耀似星。湿雾罩着村落,渺渺腥风吹起水云,凭高眺远,藩属国的贡船正向大明帝国驶来……
相关链接:
海南琼台师范学院举办首届“丘濬美术奖”颁奖仪式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