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拖船模型。
传统的造船技艺
“20世纪60年代末期,渔船开始向机械化转型,到70年代中期,帆船基本已被淘汰。”郑石喜说,早期的机械艇有阳江艇、机拖船,2004年后开始向钢质船转型,有了全机械化和电信化的钢质灯光围网船,现在在海上看到渔船大多是这种。
过去的造船技艺与现在有何不同?“现在多是用钢或玻璃板,运用机器组装。过去疍家人以渔货易山货的方式,向中部山区的黎族同胞换取材料,一点点雕琢。中部山区出产的鸡坚木、牛筋木、加柏木等,都是建造渔船优良材料。”郑石喜解释说,其中加柏和油椎木因为其直长坚硬的特性,成为制作船身龙骨及船艏等重要部分的首选。
除了作为整船重要支柱的龙骨用料必须挑选良材,船只浸泡在水里的船底部分,用木要求也是相当高,必须要选用经得住海水腐蚀、能防止寄生的海生物钻蛀打洞的硬实好木,而船身高处露在水面位置的部位选木要求就没有那么高,选择分量轻巧一些的木头就可以。
龙骨需要一定的弧度,那笔直的树木如何取得这个弧度呢?哪怕是在今天,木质的龙骨要取得弧度还是得用加热烘烤的方式来固定角度。经过炭火的烘烤,在木的前端坠重物,便可将巨大的龙骨压弯。
船只雏形初具之后,就要开始在船身木板上涂刷桐油,进行船板防水和光亮外层的工作,美化外形。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作船灰,用于填补船板之间的裂缝防止海水渗漏。
疍家人擅长从大自然中就地取材,制作生活和生产所需的各式辅料。他们把海岸边上俯手可及的尖螺、海白、扇贝等各种废弃的螺壳收集起来,堆制火窑或者是以一层木头一层螺壳的方式垒叠起来,猛火烧制,然后在高温的螺壳上浇上少许生水进行处理,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最终变为粉状,制作出优质的石灰。
把海螺石灰用桐油舂到粘稠无比,制作成船灰之后,再用旧渔网或者是破布、麻袋等混合船灰填满船板之间的缝隙,然后在缝隙最外层仔细涂上一层船灰,防漏的工程就算基本完成。
(编辑: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