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百件黎族传统织锦服饰全国巡展
精品黎锦走出去
黎族传统棉纺工艺代表性传承人正在织锦。 记者 易宗平 摄
编者的话
3月9日至4月14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与上海鲁迅纪念馆联合举办的“五彩霓裳·民族瑰宝——海南黎族织锦·服饰精品”,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展出。海南岛黎族五大方言区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黎族织锦、服饰、配饰100余件套,集中展示了黎族哈、杞、润、赛和美孚五大方言区的传统美学文化。据悉,下半年,这批黎族传统文化精品还将走出国门,对外展示。
黎族是最早开发海南岛的民族,在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他们创造和传承了丰富、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其中,织锦和服饰是黎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黎族妇女高超的手工技艺。
黎族有语言无文字,然而,黎锦就像是黎族人的“文字”,反映了黎族人民日常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
精美绝伦的黎族织锦、古朴粗犷的树皮布、造型精巧的各类服饰,引得上海市民纷纷驻足欣赏,连声称奇,留连忘返。连日来,上海鲁迅纪念馆“奔流艺苑”迎来不少市民,他们津津有味地欣赏由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与上海鲁迅纪念馆联合举办的“五彩霓裳·民族瑰宝——海南黎族织锦·服饰精品”展览。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海南黎族织锦·服饰精品”正在走向全国,今后还将赴文莱、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一展风采。
黎族织锦。 记者 易宗平 摄
惊艳:
黎族服饰精品巡展“圈粉”
在上海举办的“五彩霓裳·民族瑰宝——海南黎族织锦·服饰精品”展览,展出时间超过一个月。此次展览精选了100余件(套)传统黎族织锦、服饰、配饰,其中代表性的藏品有织锦、龙被、树皮布、麻纺布、木棉纺、海岛棉等。
黎族服饰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黎族有一种高大上的服饰精品——龙被。《海南黎族织锦·服饰精品——跨越三千年时空的记忆》记载:黎族龙被是黎族在纺、织、染、绣四大工艺中文化品位最高、技艺最高超的工艺美术品,集这四大传统技艺为一体,是黎族织锦中的奇葩,成为黎族历代“岁贡”,故得其名。
黎族还有一种“无纺布”,顾名思义就是不用纺织,而是用树皮制成的。《山海经》中“绩木皮为布”的记载,指的就是黎族树皮布的制作工艺。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馆长陈玉林介绍,树皮布的加工步骤为:扒树皮、修整、浸泡脱胶、漂洗、晒干、拍打、缝制成衣。
往事越千年。这些底蕴深厚的黎族服饰精品,在上海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参观。近一个月来,观展热度不减。
一路风行,十足成色。近三年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先后与内蒙古、北京、云南、上海等省区市相关单位合作举办过多场“海南黎族织锦·服饰精品”展。其十足的艺术成色和民族特色,在沿途掀起了经久不息的黎族文化热。
保亭在力推黎族服饰文化“走出去”的同时,也积极将外地艺术精品“请进来”。 2月26日至4月12日,“茂林嘉卉——上海鲁迅纪念馆馆藏版画精品展”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中心举办。此次共有117幅作品展出,多为黑白版画,也有少部分套色版画,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为主,包括李桦、张望、杨可扬等中国新兴版画代表作家的作品,激发了不少保亭居民的观展热情。
(编辑:王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