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最新推荐
BP机、大哥大、智能手机……老海口的通讯往事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邓钰 时间:2019-09-17 10:15:57 星期二

  难忘的“大哥大”往事

  1987年移动电话进入中国,促进了人们的信息沟通和社会交往。移动电话刚刚进入内地时,受港澳文化的影响,人们称之为“大哥大”。然而能第一时间享受这份便捷的人并不多。因为“大哥大”面市初期,不仅价格昂贵,话费也十分高昂。

  1992年,彭辉和彭燕兄妹俩分别购入了人生第一台“大哥大”,他们都是海南首批“大哥大”用户。

  诺基亚手机。 邓钰 摄

  “当时‘大哥大’非常稀有,不仅贵还很难买,甚至要找人拿到内部指标才行。”彭燕回忆,“大哥大”发售当天,兄妹两人在人民公园附近的海口戏院排队购买。当时,“大哥大”使用的通信网络是模拟信号,“大哥大”买回后,购买者需要到运营商处写入信号,还得在无线电管理局办证才能使用。

  “第一批‘大哥大’又大又重,机身像砖头一样,电池和现在的电视遥控器差不多大,但续航时间不足一小时。”彭辉介绍,首批“大哥大”流行时,他曾买过两台,连同号码费,第一台花了5万元,第二台花了15万元。

  5万元和15万元在如今也算昂贵,在当时更是天价。要知道,上世纪90年代初,海口府城的房子才六七百元一平方米。“上世纪90年代初,‘大哥大’就是身份与财富的象征,拿着‘大哥大’可不好意思坐公交车。”彭燕开玩笑道。

  “第一代‘大哥大’的号码都是6位数,由于是模拟信号,一台机子绑定一个号码。”彭辉介绍,“大哥大”之所以价位差别悬殊,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号码的差别,有些人会为了心中的靓号豪掷千金。

  据相关资料记载,1992年,首批在海南面市的500部“大哥大”尚未开通,就通过拍卖方式被抢购一空,一个号码里含有多个“8”的移动电话竟拍出了30万元的天价。

  当时,“大哥大”的话费也是贵得吓人,双向收费,一分钟一元,而且海口基站少,信号差,省内互打电话必须加区号,离开海口还要加收漫游费。1992年正值海南房地产业的高潮,各路投资商、经纪人、建设者云集海口,躁动的海岛孕育着各种机遇。“当时用‘大哥大’的多是各路老板,为了方便联络业务。”彭辉当时从事建材行业,每个月的话费都得2000多元。

  彭辉记忆中还有件趣事。有次,他和朋友一起在桂林洋游泳,用了“大哥大”打电话。当月在运营商处交话费发现,那个月竟比平时多花近千元。他咨询后才知道,当时海口的基站信号覆盖不到桂林洋,用的竟是广东徐闻的信号,每分钟都加收了漫游费。

(编辑:王秋芳)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