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著名书法大家赵藩在海南题写了“南溟奇甸”匾额。 蒙乐生 摄
文本刊特约撰稿 蒙乐生
编者按
流光飞逝,2020年已经到来。回顾琼岛,百年沧桑。
让我们沿着史书和方志的记载,回溯100年前海南岛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这些史实,涉及当时海南岛的文化、教育和时局,当然,也事关民生,比如交通。
赵藩像。(资料图片)
《新琼岛报》问世
百年风雨,百事浮沉,这是一个时间、空间、人间、尘世间星移斗转的百年。
《海南百科全书·大事记年表》1920年大事记头条记载:“年初,冯平、符节、徐成章等革命先辈在海口创办‘友声书社’,出版《新琼岛报》,从事反帝反封建宣传。”
《新琼岛报》是在辛亥革命先驱林文英创办《琼岛日报》惨遭杀害之后,已觉醒的琼崖知识分子,继承先烈遗志,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创办的新报纸。
《新琼岛报》乘时出刊是海南历史大趋势的产物。当年,受五四运动影响,海府地区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全岛抵制日货,掀起救亡图存的高潮。受新文化运动思潮影响,罗汉、徐成章、吴伯明等革命先驱为之撰稿,发出了琼岛反帝反封建的怒吼。
1920年3月,桂系军阀李根源率海疆军2个旅、1个独立团、1个警卫队9000余人的部队攻占海南,随即成立“广东海疆督办署”,仅创办一个月的《新琼岛报》因抨击李根源的暴政而遭查禁。李根源被驱逐离琼后,《新琼岛报》复刊,不久又被军阀邓本殷查封。
1920年,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在“琼台书院”旧址上设立。 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第一批汽车驶上第一条公路
汽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汽车的诞生和使用为人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汽车诞生150年后,海口刚刚建成的第一条长3.5公里的土路才出现它的身影。
《琼山县志·交通篇》记载:“1920年,本县出现汽车客运,首先运行于府城到海口线(旧称琼海路)。是年,商人黎晋隆从香港购进3辆旧汽车,组建琼州第一家客运公司。”
据记载,当这3辆旧汽车跨洋越海,艰难登陆海口,缓缓绕过老海口所城,喘着粗气爬上琼海土路停在众多客运马车旁边的时候,仿佛来了天外怪物,好奇的市民里三层外三层把旧汽车围的水泄不通。
随着汽车客运的新闻在全岛迅速传播,也拉开了海南现代化汽车营运的序幕。
《调查琼崖实业报告书》称:琼崖向无马路,民国十一年(1922年)有开设全岛汽车公路之议,计划分三期开发环岛公路1700公里,县道6000公里,黎境道路1700公里。雄心勃勃的公路交通计划描绘了琼岛14年内实现岛内陆路交通大改观的宏伟蓝图。
陈继虞率领民军围攻滇军
《海南百科全书·大事记年表》1920年条下还记载:“7月,李根源率所部滇军离琼,留蔡炳寰团守琼崖。8月,粤桂战争爆发,陈继虞率民军进攻附桂的滇军蔡炳寰部,连续攻下澄迈、嘉积、定安等城镇。”这一年,灾祸频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
《儋县志》记载:“民众苦不堪言,地方成立民军,与之抵抗。”同年,《澄迈县志·大事记》也记载:“是年,邱海云为首,组织澄迈青年马家璧、黄健生(黄日三)等400多人参加陈继虞领导的民军,讨伐军阀蔡炳寰。此间,王文宇也参加陈继虞领导的民军。”
《琼山县志·大事记》也有两条专文把“陈继虞率民军围攻滇军”列为大事。
其一是:“1920年8月,粤桂战争爆发,陈继虞率民军围攻琼城的滇军蔡炳寰部,被蔡部击溃。”
其二为:“冬,琼崖军民首领陈继虞率民军队伍在万宁、陵水宣布独立,并率部与李根源、赵德裕部作战,进攻海口、琼城。”这是1920年发生在海南岛反封建、反军阀的重大事件,主要人物是驱逐盘踞在海南岛的残暴军阀势力的海南“民军”将领陈继虞。
陈继虞是海南反封建、反军阀统治的民主革命先驱。他17岁考入琼崖中学堂,1911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被选为粤支部琼崖分部部长,追随孙中山赴日本联络华侨救国。1914年1月,奉孙中山之命,陈继虞组织琼崖民军,担任统领,武装讨伐袁世凯,经大小数十战,民军给袁世凯的死党黄志桓部予以致命打击。1918年,陈继虞奉命返琼讨伐龙济光,激战数月,驱逐龙济光出琼,以军功获五等文虎章加少将衔及“沈毅勇敢”四字褒奖。
1920年3月,桂系李根源抵琼任海疆边防督办兼琼崖镇守使,7月,李根源率所部滇军离琼,留蔡炳寰团驻守琼崖。同年8月,粤桂战争爆发,陈继虞率民军围攻仰附桂系军阀的滇军蔡炳寰部,连续攻下澄迈、嘉积、定安等城镇。同年冬天,兼任琼崖善后处处长的粤军混成旅邓本殷进驻琼崖,他在各县遍设赌局,百业荒废,盗匪四起,民怨沸腾。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海南民众奋起抗争,青年积极参军,踊跃加入陈继虞领导的民军。当时,陈继虞任琼崖讨逆军司令,率琼崖民军驱逐蔡炳寰、邓本殷等逆旅,先后围歼了盘踞定安、万宁、文昌、陵水、崖县、感恩、昌化等县军阀残部,功勋卓著。
琼崖中学改为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
史志中的大事记,每每通过时间轴的方式,简明扼要地记录历史事件,还原事件的发展过程,让读者掌握事件的动态信息,通过整合重大事件收录最有数据价值的历史信息。
《琼山县志》1920年大事记有5条,第一条是:“春,琼城学生组织‘打公队’(砸公庙偶像,开展反对封建迷信活动)。”百年前海口人的现代意识已经觉醒,开始不再相信那些虚妄的所谓“神明”。
然而,更重要的一条事关教育、启蒙与革命:“是年,琼崖中学校改称为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把学校名称更改当作这一年的大事,足见这一事件引人关注。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琼州知府刘尚伦将琼台书院改为琼州府中学堂;三十年(1904年)春,改为琼崖中学堂;民国三年(1914年),改为府立琼崖中学;民国九年(1920年),改为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除招收师范班之外,中学班继续招生。
这所民国初期的琼崖最高学府,在海南教育史上举足轻重。它是传播进步思想的园地,孕育革命人士的摇篮,中共琼崖地方组织诞生的策源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琼崖中学师生纷纷走上革命道路,刘中梧、徐成章、陈继虞等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1920年9月,琼崖中学更名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成为海南第一所省立师范学校。广东六师以“诚爱、勤俭”为校训,引导师生关心国家前途,关心民族命运。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王文明、杨善集、冯平、王海萍、叶文龙、陈秋辅、周士第、孙成达、李爱春等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的还被中共广东区党委选派往苏联深造,有的渡海北上,创办革命报刊,宣传进步思想,如“上海琼崖青年社”出版《琼崖青年》,广州琼籍共产党员组织“琼崖评论社”出版《新琼崖评论》,后改为《琼崖革命大同盟盟刊》,等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设立师范学校,培养教育师资,传播进步思想,用革命理论和爱国思想教育青年学生,激发爱国热情,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在培养琼崖早期革命知识分子中厥功至伟。
书法大家赵藩
题写“南溟奇甸”匾额
1920年,曾是军政府交通部长、年届古稀的书法大家赵藩来到琼岛,题写了“南溟奇甸”的木匾。
赵藩,白族,生于云南剑川,自号“石祥老人”。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学者、诗人和书法家,参加过辛亥革命和护国、护法运动,历任众议员和南方军政府交通部长。他著述颇多,成都武侯祠著名的“攻心联”即他撰文题写,昆明大观楼的“天下第一长联”是他手书。有幸的是,他也在海南留下了“南溟奇甸”的墨宝。
赵藩敬重颜真卿为人,“南溟奇甸”四个仿颜体的大字,刚健沉稳,苍劲厚重,骨格雄奇,笔墨灵动,入古出新,深得颜鲁公的笔墨神韵。
“南溟奇甸”木匾至今仍存放在海口五公祠,匾长280厘米、宽70厘米,阴刻,每字大40厘米。木匾落款题曰:“明太祖劳海南卫指挥敕中有‘南溟奇甸’之语,邱文庄公曾标题作赋,近腾冲李印泉将军复索我大书四字勒额,皆所以‘彰耀名邦’也。愧余拙书,無能为役耳!时中华民国九年七月七日,剑川石祥老人赵藩识。”下有赵氏题印二方。从落款题文看,可知赵藩谙熟海南人文历史,对明太祖《劳海南卫指挥敕》御赐“南溟奇甸”的褒奖及丘濬《南溟奇甸赋》的颂扬了然于心。旧称南溟,即今南海。朱元璋意识到南海对大明皇朝利害攸关,倍加珍惜,视之为“奇甸”,意为“瑰丽奇特的王田”。
如果说,明代海南号称“南溟奇甸”曾得到本土大学士丘濬的极力颂扬,那么赵藩亲笔题匾则是当时文化学者对海南的文化认同与文化敬畏。当年的剑川石祥老人赵藩名满天下,如果不是对海南油然而生的文化豪情溢于襟怀,焉能流于笔端,泻于宣纸,留下墨宝?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