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家大宅一角。龙泉 摄
名巷古宅今犹在
海口府城的绣衣坊始建于明代,是出仕为官大户人家聚居之地,街巷中常见秀才文人行走,而当时的读书人大都穿刺绣的衣服,相传皇帝闻听此地求学之风盛行,人文蔚起,遂钦赐“绣衣坊”牌坊。当地官员将此牌坊置于街巷口,自此绣衣坊声名远播,闻名琼岛内外。
时过境迁,如今的绣衣坊已不复当初的模样,但巷道仍在,只是古色古香的古宅已不多见。骆氏老宅夹杂在一片现代民居中,原本五进的古宅,占地总面积1200平方米,历经近200年风雨,现在只残存了三进,第四进已由骆氏后人改建成4层高的楼房,最后一进则已荡然无存。
古宅里面,依旧可见当年的恢宏气势。每进房屋前面都有院子,地面铺设着大块平整的石板。房屋正厅两侧是木墙,木墙顶部是精美木雕。
“每进都是前院后房,院子120平方米,房屋也是120平方米。”今年75岁的骆文(化名)是骆书猷的侄儿,一辈子都住在这所老宅里。骆文至今还记得,20世纪50年代,这座古宅保存得还比较完整,但因年久失修,前些年两侧厢房开始倒塌。骆家子孙为了改进居住环境,逐渐拆除一部分,在原址基层上加盖3栋楼房。
骆文称,原来的骆氏老宅一连五进20眼,南边横廊2间,厨房2眼,每座之间各有天庭,活动空间宽敞,围墙四至分明。每间正屋大厅面阔17椽,两边卧室各面阔13椽,厅与房之间为障板隔墙。厅门极有讲究,前后相对,设有门槛,房门四扇左右对称,正屋木门闭合成屏风。从现存的第二进和第三进前庭保留的铺设石板来看,这座古宅是典型的明清时期南方建筑风格。
(编辑:陈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