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俯瞰桂林洋高山村。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高山村北距琼州海峡约一公里,江东大道就从村后穿越而过,村子前方即南面,是一大片田洋,也就是狭义上的“桂林洋”。村前有个大湖,过去是高山人养鱼、养鸭和养鹅的地方,现在修起了环湖栈道和凉亭,建起了“村史乡愁馆”,竖起了“九牧重光”的新式牌坊,在木架上镶嵌玻璃,玻璃上有磨砂效果的人物画像,展示宋元年间从高山村走出去的9位林姓进士——林勉、林良才、林发藻、林雷震、林文华、林子健、林一龙、林云龙、林统龙。然而,高山林氏的科举人物何止9人?随着谱牒资料的不断重见天日,再与正史、方志相互印证,高山的历史名人再度被发现、被认识。
“九牧”源自福建林氏,因唐代一门兄弟九人都官至州牧而得此美称。唐末,九牧之一的林苇后人林裕渡琼任琼山知县,后来升任琼州同知,唐亡后定居府城西关,后代逐渐朝南渡江东岸迁徙,最远的去到了文昌。进入宋代,林裕五位曾孙中排行老五的林思劝随儿子林吉宁,从琼山塔市的顺村迁居高山村,此后瓜瓞绵绵,成为林裕五支后裔中人丁最旺的一支。水满自溢,以高山为出发点,林氏族人后来又迁往岛内70多个村庄。
(编辑:陈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