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改造前的盐灶村等滨海街区。 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盐婆”的传说
盐灶村一带还有一个流传已久的“盐婆传说”。
盐婆不但是位女英雄,而且还是织竹为釜、煮海为盐的发明者,她姓严,名叫秀英。当时由于村里经常受到海盗抢劫,坚强、勇敢的严秀英就站出来,召集村民想出办法吓退了海盗,不再受海盗的侵扰。
据说原始的海水煮盐方法是:直接将海水倒在陶罐里煮,这样煮出来的海盐味道一般,产量也很少。在一次煮盐过程中,严秀英偶然发现,用于装盐的簸箕放在煮盐的灶边居然没被火烧掉,觉得有点奇怪。于是,就尝试着用那个簸箕当作锅,倒入一些卤水来煮盐,不料果然成功,而且用这个方法煮出来的海盐味道非常好,产量也增加了不少。
有一天,母亲病了,严秀英就用这海盐拌饭喂母亲吃,母亲的病慢慢见好起来。此事传开后,人们纷纷来向她学习用簸箕煮海盐的方法。
然而,用簸箕煮海盐的方法虽然比用陶罐煮的产量会多一些,但是还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于是她用竹篾编织成一个个矩形器皿,器皿根据需要可大可小。当然,煮盐的灶也要根据竹编器皿的大小而进行改造,用砖砌成四格,使竹篦器皿可以平稳放在灶上,灶的背后每格都要有空气孔(烟囱)。煮盐时掌握火候最重要,要用均匀的文火,才不至于把海盐烧糊或者烧坏竹木器皿。
据传这种大灶最大的可达长约4市丈,宽约2市丈,高约3市尺。如此“大灶”,同样也需要巨大的“镬釜”,这么大的“镬釜”,又无处可买,怎么办呢?于是,严秀英带领村民自己动手,削竹为篾,编织成盘,使之状如“鼎镬”,然后用石灰炼膏,层层涂抹,使之密密实实,并放在阴凉处晾干。用它来煮盐前,先用海盐浸泡一段时间,让海盐慢慢渗透到竹篾里。传说这样一口巨型“镬釜”,一次可煮卤水100多担,一次可得精盐2担。
严秀英死后,人们感恩她智退海盗,织竹为釜,煮海得盐,便尊她为“灶母娘娘”,口头称之为“盐婆”。盐婆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勇敢的化身和智慧的象征。盐灶一带的村民们至今在吟诵:“古风相继,世代铭记:盐婆织竹为釜,煮海拯黎民……筑庙宇以资祭祀,焚香火永世念慈。”不仅下灶村的灶母娘娘庙供奉她,博义村的关圣庙、玉沙村的玉沙庙也有供奉。
盐灶村的形成与变迁,制盐业的兴盛与衰落,它凝聚着几百年的沧桑,孕育着安静却不寂静,又挥之不去民间记忆。
随着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盐灶村在这繁忙的都市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原先的社会功能早就终止,已经不再有那种“灶煎满天星,烟火数百里”的忙碌,曾经高大的煮盐灶台也早已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高楼栉比、车水马龙的繁华商住区。
盐灶村这个几百年来承载着海口先民“煮海为盐,以盐谋生”的村庄,已成为过去,现在只剩下村名与往事供人怀想追忆。
(编辑:陈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