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最新推荐
黄沙与碧海的交汇 丝路拾遗人与事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曾庆江 李娟娟 时间:2020-08-25 10:19:43 星期二

8月15日,由敦煌研究院、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办,海南省博物馆承办的“涨海推舟 千帆竞渡——南海水下文化遗产大展”在陆上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敦煌拉开序幕,全面展示南海丰富的水下文化遗产和沿海地区的风土人情,让观众直观了解两条古代丝绸之路、了解不同地域的丝路文化。在黄沙与碧海的对话中,有哪些值得我们感念的人物和故事?

莫高窟中关于张骞出使西域的壁画。

张骞与陆上丝路

敦煌作为西北名城,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要塞,已为世人所知。但是,每个名城都有一段不同凡响的历史。敦煌,不能抹去张骞这个名字,是张骞在给汉武帝的报告中,最先提及“敦煌”,从此以后,敦煌就和中华文明、丝绸之路联系在一起。

西汉建元三年(前138年),苦于匈奴之患的汉武帝决定派使者出使西域(今玉门关以西地区),打算联合游牧部族大月氏共同对付匈奴。就这样,张骞走向了历史前台。张骞带领100多名随行人员从长安出发,但是在穿行河西走廊时,不幸碰上匈奴骑兵而被抓获。因为坚决不屈服,张骞等人被扣押在匈奴,直到十年之后才逃出。重获自由的张骞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继续西行,翻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到达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一直到元朔三年(前126年),张骞等人最终历经艰险回到长安,此时距离他出发已经过去十三年,而且团队成员只剩下他和另外一个人。元狩四年(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这次又耗费四年时间。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虽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匈奴之患,但他的出行很大程度上扩大了西汉和西域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同时,张骞还通过自己的见闻,让朝廷了解当时中国西南方向的基本情况。张骞通过自己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的行动,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至通往欧洲的陆路交通,从此以后,中国人通过这条通道向西域和中亚乃至欧洲等地区出售丝绸、茶叶、漆器等,同时从欧亚等国引进宝石、玻璃等产品。

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朝使者沿着张骞的足迹,来到了今伊朗境内,拜见了安息国国王,并献上华丽光洁的丝绸。安息国王非常高兴,以鸵鸟蛋和一个魔术表演团回赠汉武帝,这标志着连接东方的中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之间的丝绸之路正式建立。在之后的岁月中,不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张骞的名字都被人们所牢记。在中外交流史上,张骞功不可没,他被誉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与海上丝路

由于西方对中国丝绸、瓷器等需求量的增加,陆上运输量少、时长、成本高,这就使得开辟海上航线成为必要,从而进一步形成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起步于汉朝,繁盛于唐宋,成熟转型于明清时期。

汉朝造船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中央政府多次派遣使者,偕同译员以及商贾乘船经南海诸岛到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国家和地区展开商贸活动,从而打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雏形。隋唐时期,从广州启航,经西沙、南沙群岛到波斯湾、红海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更为发达,时人称为“广州通海夷道”。

宋朝由于统辖范围狭小,且战争连年,国家财力更为紧张,拓展海外贸易成为当时政府的重要财政收入之一。同时,指南针的普遍使用也进一步推动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必要的技术保障。海上丝绸之路的持续发展,在经济上给宋朝带来极大的“市舶之利”。元朝对海外贸易继续实行开放、鼓励的政策,进一步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明朝郑和下西洋,把海上丝绸之路推向新的高度。

2009年,一幅被称为“塞尔登地图”的中国航海图在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揭开神秘的面纱。这幅地图显示,中国南海是当时世界的中心,而这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当时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而这一切,和郑和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起,郑和接受明成祖朱棣等人的委派,先后七次率领船队下西洋,从而把古代中国的海洋事业推向高峰。郑和的船队,最远曾到达非洲东海岸,他们极大地推动了沿线各个国家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可以说,正是通过郑和等人的努力,明朝终于形成“万国来朝”的繁盛局面,同时,海外贸易非常频繁。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极盛时期。

郑和最后病逝于第七次下西洋途中,但他的功绩永远为人们所记。据《明史》显示,郑和船队出使过的国家或者地区共有36个,涵括了东南亚、南亚以及非洲的诸多国家。直到今天,东南亚很多国家和地区仍然有郑和的遗迹或者传说。

莫高窟外景。 李娟娟 摄

黄沙与碧海之间

面对历史的沉积,人们需要铭记丝绸之路的辉煌。我们惊奇地发现,两条丝绸之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或许是历史绕不过去的结。陆上丝绸之路,联系的是汉武帝刘彻和张骞的故事,而海上丝绸之路联系的则是明成祖朱棣和郑和的故事。历史虽然不能抹杀两个帝王的功绩,但是通过历史的缝隙,我们发现他们的举动却是包含着极大的“私心”。而他们的“私心”,却也成就了历史的高光时刻!

汉武帝承接着“文景之治”带来的强盛国力,开始了自己开疆拓土的一生,他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匈奴的威胁。先前,汉朝政府在经历过白登之围之后,对匈奴采取的是“和亲”这一怀柔政策,汉武帝觉得,历史该改写了。就这样,张骞被推向历史前台。尽管张骞的出使没有解决匈奴问题,却成就了陆上丝绸之路的辉煌。

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取帝位后,心中一直有个解不开的结,那就是建文帝居然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民间有传闻说,建文帝在臣子的保护下漂洋过海,栖身于南洋。朱棣秘密召见了郑和,希望他在“扬我大明国威”的同时,暗暗寻访建文帝的下落。朱棣最终没有等来建文帝的下落,但是,他派出的郑和船队却永远被人们记住了。

如今,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遗存在陆上丝绸之路名城敦煌展出,这使得陆上丝绸之路的万里黄沙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万顷碧海形成对话交流。两条丝绸之路,极大地改写了中国在世界版图上的历史地位,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成为国人永远的骄傲。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编辑:陈德文)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