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剧《花木兰》剧照。
在破与不破之间
花木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因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名垂千古。尽管她的姓氏、籍贯等均无史书确载,但事迹却在千百年间广为流传,并被创作成多种文艺作品——从南北朝时期的叙事诗《木兰辞》,到近现代拍摄的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等,无一不深受国内外民众所喜爱。
正因“木兰从军”这个故事深入人心,《花木兰》总编导周莉亚坦言执导时压力不小,“我们不能走常规‘套路’,而是需要在‘破’与‘不破’之间,在已知的故事之中寻找新的‘可舞性’。”
一场舞剧看下来,观众们或多或少会发现,相较其他版本的“木兰从军”,这部舞剧别具匠心。
比如,在人物设计上,该部舞剧更注重对花木兰内心世界的刻画,充分展现了邻家女孩蜕变为巾帼英雄的心路历程。除了忠孝节义的英雄形象,人们亦能从中看到花木兰隐身军营与男兵共处一室时的尴尬,看到她为圆满与将军的爱情而大胆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模样,有观众在朋友圈发表观后感:“原来你是这样的花木兰!”
主创团队的巧思还体现在舞台的改造和道具的运用上。
为了展现花木兰和战友们同仇敌忾、团结杀敌的场面,舞美团队特别为舞台设计了环绕式的旋转机关,舞者在不断转动的圆形舞台上铿锵起舞,丰富了舞台表现的手段,极具震撼力。
舞剧中的一枚铜镜让海口观众刘先生印象深刻:“这枚铜镜在花木兰年少时见证了她无忧无虑的童年,在她从军时化为一轮明月遥寄相思,在她还乡后又陪着她将花黄贴回眉间。这个寓意让我们很受触动。”
另一位从澄迈县赶来观看演出的观众黄女士则注意到主创团队在配乐编曲上的大胆尝试,“有一段演到花木兰在军营想念家乡,这时恢弘的西方交响乐曲中融入了一味黄陂小调,让人听了心里一酸。”
(编辑:陈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