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82岁的著名琼剧表演艺术家、琼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育明在海口收徒。时隔11年再次举行收徒仪式,他感慨良多,“琼剧演员既要学艺术,也要学做人,要认认真真演戏、堂堂正正做人。过去师傅们是这么教我的,我希望徒弟们接好琼剧表演的接力棒,让琼剧更好地传承下去。”
人们常说名师出高徒。自古以来,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载体,讲究口传心授、言传身教。“师傅带徒弟”这种方式成为培养传承人的有效方式。十余年来,“拜师收徒”让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琼剧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和光彩。
8月20日,陈育明收徒仪式在海口市群众艺术馆举行。 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陈望摄
“科班馆”里学演戏“十个先生九本册”
“方言土语生珠玉,古调新声入剪裁。老辈耕耘新辈继,海南应有百花开。”在近日举行的陈育明收徒仪式上,活动背景板上书写的这两句诗格外引人注目。诗歌的作者是田汉,这是他在60年多前琼剧演出团首次晋京演出结束、演员们即将离京前写下的。三百多年间,在一代又一代琼剧演员的传承下,琼剧这个海南唯一的大戏剧种才能以独有的绚丽色彩屹立在中国地方戏曲艺术之林中。
琼剧的拜师收徒仪式究竟从何时兴起,具体包括哪些仪式和内容?海南日报记者采访了我省多位资深琼剧表演艺术家和琼剧历史研究专家,都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
“过去50多年间,我从来没有参加过拜师仪式,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在剧团中跟班学习。”陈育明告诉海南日报记者。
“从1954年入行到2005年,我没有参加过拜师仪式,也从来没有看到过别人举行拜师收徒仪式。”年近八旬的钱汉堂是当年广东潮、琼、汉剧赴京汇报演出团的成员之一。他曾听过去的琼剧老前辈说过,在清朝末年,他们进入“科班馆”学习琼剧前会举行简单的仪式。人们将生鸡血滴入酒碗中,师傅和徒弟一起饮尽,最后还要起誓。
海南方言对传授各种技艺的师傅统称为“三父”。有文献记载,过去,教授琼剧音乐的“文馆”里都会安设“华光祖师爷”(戏班尊拜的祖师爷)神位,先由师傅召集众学徒跪拜祖师爷,然后授艺。
虽然目前还不清楚琼剧的拜师收徒仪式具体从何时开始兴起,但是从文献记载和老一辈表演艺术家的口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过去的艺人通过何种途径学习琼剧,师傅如何指导徒弟等内容,从中可以发现许多琼剧表演艺术的传承脉络。
《琼剧亲历见闻录(上)》中收录了老琼剧艺人李才喜、吴兴发等人对当年学艺生涯的回忆。过去,琼剧授徒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开馆授徒,一种是跟班学艺,少有例外。当时教唱戏的叫“科班馆”;教音乐的叫“文馆”,也叫“八音班”。那时教的东西没有统一教材,都是开馆师傅懂什么就教什么、懂多少就教多少,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口传身授。“科班馆”教刚入行的艺人做戏唱戏,“文馆”教曲牌和演奏风格,教授的东西大同小异,又不完全相同,所以那时有“十个先生九本册”的说法。
除了入“科班馆”学习,学徒学习琼剧的第二种方式是跟班学习,即学徒在戏班、剧团里边学边演,从跑龙套开始学起、演起,向大牌演员求教,要多问、多看、勤学苦练,还要处处讨好师傅。在琼剧发展史上,许多琼剧“大佬倌”(地方戏曲知名艺人)也是通过跟班学习才最终有所成就的。旧时跟班当学徒的,要帮师傅背行李、打床铺、端茶倒水、请吃请喝,好不容易才能学到一招半式,那时的学徒大都深感学艺艰难。
这从老一辈琼剧表演艺术家郑长和的回忆中也可见一斑。郑长和9岁丧父、母亲改嫁,后因家贫辍学,就挑起糖糕担叫卖谋生。14岁那年,郑长和挑着糖糕到离家二三十里外的长坡圩,在戏馆门前摆担叫卖。为招揽顾客,他唱戏叫卖,竟也唱得有板有眼、声音洪亮。戏馆师傅见他生得眉清目秀,决定收其为徒。旧时代,教戏馆规矩严厉苛刻,学徒在师傅面前平时要低头垂手,饭前下跪磕头,无钱交学费还要递烟奉茶,兼做担水扫地等杂活,边打杂边学戏,苦挨一年才能参加演出;演戏头两年没有报酬,只供饭吃。1959年,郑长和曾撰文抒怀,提到自己这段艰苦的学艺经历。
钱汉堂告诉海南日报记者,“科班馆”就是过去的琼剧艺校,专门教人学习琼剧,馆里的师傅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许多人理论水平不足。学生学习期限一般在1年—3年,出科(毕业)后才能成为职业演员。学习期间,几乎每天要早起练嗓子和基本功。有些人出科后还要为“科班馆”无偿服务几年,除了包吃住,不给工钱。
海南地方志书《万宁县志》中记载,从1878年至1928年50年间,民间艺人自发出资兴办“科班馆”,培养和造就大批琼剧人才。当时演出的剧目有《林攀桂上金銮》《张文秀》《五娘上京》《张生上京》《玉堂春》《西厢记》《春香过岭》《拜月亭》等,其内容多含嘲讽乱世、揭露丑恶之意,对民众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2006年,梁家樑(右)向符传杰传授琼剧表演技巧。 李幸璜 摄
跟班学习,成就众多琼剧大家
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离散的琼剧艺人重新组建剧团,面向社会大量吸纳琼剧新人。1953年5月,广东省广州市戏曲改革委员会海南分会成立,贯彻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开展“改戏、改人、改制”三改工作,并以海口集新、新群星剧团为典型,逐步推进改革工作。
1954年,12岁的钱汉堂成为集新剧团的一名演员。他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当时,没有举行什么拜师仪式,我们对师傅十分尊重,每天都在他们的指导下认真练功。”
“人们都说一天不练,三天才能补回来。我们每天早上六点半就用腹带绑住腹部,然后用一根棍子顶住丹田处练习发声。”钱汉堂说,一次,他在翻跟斗时偷懒少翻了一个,马上就被师傅发现了,还被师傅用藤鞭抽了一下。
陈育明1952年初入新群星剧团时,琼剧发展正处于新老交替之时。他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当时的新群星剧团群星璀璨,有郑长和、韩文华、王秀明(艺名“三升半”)、林道修、陈丽梅、吴桂喜等众多名演员,许多人早已扬名海内外。他很幸运能得到这些知名演员的指导,“进团后,我跟着郑长和、韩文华、王秀明等名演员学习。海南解放后已经没有过去那种拜师仪式了,但在我心里,他们就是我的师傅。”
当时,新群星剧团里尊师爱徒、勤学苦练蔚然成风。“每天天还没亮,我们就跟着郑长和等老前辈,从大同戏院步行到大英山公园去吊嗓子、练呼吸、压腰腿等。师傅们教得认真,我们也学得十分刻苦。有些人练声过程中嗓子练哑了,休息一阵又继续接着练。有些年轻的女演员练习压腿时,太疼了就忍不住掉下泪来。”陈育明至今仍记得,有一次,琼剧泰斗郑长和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侬啊,吃这碗饭不容易,不勤学苦练可不行啊。”
“剧团里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如同一家人。团里年轻一辈对老师们十分敬重,除了平时递水送茶,排练演出时,还会为老师们抹汗撑扇。下乡转场演出时,徒弟很早就起床收好自己的铺盖,接着就赶去替老师收拾。乘车时,好座位要先让老师坐,还要为老师背包袱拎行李。这些都是我心甘情愿主动去做的。当时,我还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感悟文章《学艺术与学做人》。”在《粉墨春秋50年——我的琼剧从艺之路》一文中,陈育明如是说。
年轻演员对前辈十分尊重,许多知名演员对剧团年轻演员倾囊相授、悉心指导,这种方式为琼剧的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3年,吴桂喜、郑长和、“三升半”、陈烈三(后排自右向左)等海口市新群星剧团演艺人员合影。 (资料图)
琼剧名家王秀明热心提携后辈、培养新人,主要体现在他后期演出的《挑女婿》《宝莲灯》等剧目中。1955年,王秀明提出用“以老带新演对手戏”的方式来培养新人,并以身作则,首先由他同新演员陈惠芬主演《挑女婿》来示范。这个戏演出后,一时轰动了海口。因为在演出时说一口纯正的文昌口音,陈惠芬不久就获得了“文昌旦”的美誉。“《挑女婿》演出几场后,王秀明老师就主动对我说:‘育明,李俊生这个角色以后由你来演,同惠芬相衬一点。我毕竟老了,年岁不饶人呀!’他一边说,一边指点我如何来演好这个人物。这些事已过去了几十年,但我至今仍记忆犹新、永世难忘。”陈育明回忆道。
“每个老师都有各自的表演特色,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认真吸取各家之长。过去,每逢郑长和、韩文华、王秀明等老师上台演出《林攀桂》《嵇文龙》《张文秀》等拿手好戏时,我就在剧场幕布旁认真揣摩学习他们的唱腔、表情和表演动作。当他们演到精彩的地方,剧场沸腾起来,我不禁在心中和台下的观众一起叫好。在台下,我练习他们的经典桥段时,也会得到他们手把手的指导,他们的言传身教让我终生难忘、受益匪浅。”陈育明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得到众多名师指点的陈育明,成为琼剧界最知名的艺术家之一。他是业界公认的“琼剧金嗓子”,其独创的“育明腔”深受群众喜爱。和前辈一样,陈育明将自己多年所学倾囊传授给后辈们,并多次为他们的演出甘当配角。他对黄庆萍和陈素珍等人强调“四功五法”(即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的学习,教导她们字正腔圆方能唱好戏。
过去,正是通过剧团跟班学习这种方式,陈育明等众多观众熟知的琼剧名家从刚开始的跑龙套到配角演员,最后才逐步成为剧团的台柱子。
韩文华(右一)在现代琼剧《朝阳沟》中饰演党支部书记。 海南日报记者 陈耿 翻拍
新时代名师收徒续华章
进入新世纪后,以京剧、豫剧等为代表的地方剧种,重拾拜师收徒、师傅带徒弟等中国戏剧的优秀传统。
2006年,海南省琼剧院全面推动琼剧人才招募和培养工作,该院领导班子决定恢复琼剧拜师收徒传统。当年7月28日,琼剧表演艺术家梁家樑、李桂琴收符传杰、李丹叶为徒暨拜师仪式举行,这是半个世纪来琼剧界的头一回。
此后,拜师收徒的传统逐渐拓展到我省其他专业琼剧院团,成为培养琼剧精英的手段之一:2007年,陈进和收吉劲旅为徒,王英蓉收林川媚为徒;2010年,符致椿收张昌义为徒……
2009年,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中国戏剧家活动基地,从艺50多年的“金嗓子”陈育明接过徐德强、陈德彬、符祥辉三名徒弟递上的茶水,这是他首次举行收徒仪式。名师收民营琼剧团的演员为徒,在我省还是第一次。
“2008年,琼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琼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我感到自己肩负着传承琼剧培育新人的重任。为了更好地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我在钱汉堂等人的建议下,2009年首次正式收徒。”陈育明说。
“其实,琼剧界恢复拜师收徒仪式前,业内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声音是拜师收徒仪式已经半个世纪都没有举行了,现在是否还能起到培养人才、促进琼剧发展的作用;另外一种声音则是这种方式是传统戏曲界培养精英人才的重要方式,应该恢复这种优良传统。”陈育明说,从前些年省琼剧院等专业院团拜师收徒的情况来看,他认为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琼剧人才,促进琼剧艺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在一些年轻演员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师傅当年的一些风采和神韵。”
多年来,促进琼剧艺术不断发展的是国有剧团和民营剧团两支队伍。为了带动提升民营剧团的演员素质和演出质量,陈育明2009年收徐德强等三位民营剧团演员为徒。
2006年,李丹叶(左)向师傅李桂琴学习琼剧表演技巧。 李幸璜 摄
今年8月,陈育明第二次在海口举行收徒仪式。此次拜入陈育明门下的是海口市琼剧演艺有限公司(前身为海口市琼剧团)演员吴叙勇和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琼剧表演专业教师叶建宏。
“过去,我们从师傅们那里学到了受益终生的琼剧表演技巧。如今,我们也要像当年的师傅那样,将自己的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给年轻一代。”陈育明表示,令人担忧的是,如今许多海南孩子不会讲海南话,未来琼剧谁来听、谁来传?除了通过拜师收徒这种传统方式培养年轻演员外,琼剧传承还要从娃娃抓起,大力推动琼剧进校园活动。
业内人士表示,十余年来,琼剧拜师收徒仪式逐渐恢复,目的是鼓励琼剧青年演员积极向老一辈学习,汲取琼剧表演艺术家数十年来积累的丰富舞台经验,推动琼剧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