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收获的芋头。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
薯粮多名味奇绝
薯蓣即山药,最早在《山海经》中便有记载。薯蓣改名为山药,主要是因为历史上它的两次犯讳,唐朝时,为避唐代宗李豫讳,薯蓣改称薯药;宋朝时,又为避宋英宗赵曙讳,改称山药。
《本草纲目》中记载,山药能够“益肾气、健脾胃、止泄泻、化痰涎、润皮毛”,现代医学分析也发现,山药中含有山药多糖、淀粉酶、薯蓣皂甙等多种植物化学成分,山药多糖能降低血糖,提高免疫力,而薯蓣皂甙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兴奋性。
在海南的史志和本地文人的文献中,薯蓣常常泛指各类根块类作物,在历史中长期是海南人的主粮之一。
苏东坡寓居儋州时曾作《记薯说》云:“海南以薯为粮,几米之十六。今岁薯菜不熟,以客舶方至,市有米也。”此外他还特别提到“土人顿顿食薯蓣”。苏东坡儿子苏过研发出了这种食物的新吃法“玉糁羹”。闻此,苏东坡激动得写下《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上酥陀则不可知,人间决无此味也》,诗云:“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南海金齑脍,轻比东坡玉糁羹。”诗题中的“山芋”乃是薯蓣。
在儋州,苏东坡还写了《和陶酬刘柴桑》,诗云:“红薯与紫芋,远插墙四周。且放幽兰香,莫争霜菊秋。穷冬出瓮盎,磊落胜田畴。淇上白玉涎,能勿过此不?一饱忘故山,不思马少游。”
番薯是明代才传入中国,直至正德《琼台志》海南都未见有番薯的记载,可知苏东坡这里的“红薯”绝不是今天所说的红薯。据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授陈光良考证,这里的“红薯”分别是海南人俗称为“蔓薯”与苏东坡称为“芋”(即唐胄列为天南星之栽培种)的两种作物,红与紫不但是作物自然特征,也是诗歌意境。
据清代《崖州志》记载:“薯蓣有两种:大叶蓣,俗名曰蔓薯,形似山药,有猪血蔓、牛脚蔓、牛蹄蔓;小叶蓣,俗名鸡蛋薯,亦曰甜薯。藤细,有刺,叶圆。薯生累累,每一本或一二十不等。皮有细毛,形同鸡子。”从这里的分类来看,当时人们将甜薯也归入到薯蓣之中,而所说的大叶蓣,则应当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参薯或海南当地的血薯。
(编辑:陈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