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洲岛海域的海草。
珊瑚礁中百图鉴
珊瑚礁内栖息的底栖生物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维护、调节生态系统的健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许多学者都将礁区生物多样性调查作为监控珊瑚礁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手段。
大洲岛海域大型底栖动物资源丰富,较常见的种类主要有多孔螅、海胆、海参、海葵、海星、砗磲等,优势种明显,从2020年的调查中还可以发现海域内大型底栖生物种类数、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都呈现小幅度增长。
多孔螅是热带海洋中重要的造礁生物,有些呈树状,有的呈块状而无定形,在大洲岛海域分布较多,局部区域的多孔螅覆盖度可以达到20%左右。群体海葵形态恣意浪漫,犹如海底绽放的菊花,在这一海域的分布也相对较多,覆盖率达到3.33%。
除此之外,珊瑚礁还是众多珊瑚礁鱼类索饵和育肥场所,这一海域的鱼类物种多样性也十分明显。
两色光鳃雀鲷浑身泛着的蓝光像是透明的玻璃器皿,除了颜色艳丽、身体娇小的特点之外,胸鳍来回摇摆的功能让雀鲷在珊瑚丛中钻来钻去,灵活自如;黄尾光鳃鱼俗名为厚刻仔,淡黄的腹部在海水的映射中略显透明,受惊时会躲回珊瑚丛中;六线豆娘鱼体呈灰白,体侧有5条暗色横带……这些色彩鲜明的热带观赏鱼类都是大洲岛海域的“原住民”。
此外,琼东上升流为大洲岛海域带来充足的营养源,海区富含大量的有机营养物质,因而海洋生物种类非常丰富。这里的浮游植物不仅种类繁多,优势种突出,并且种间比例均匀,群落结构稳定。附近的大洲渔场产有带鱼、乌贼、墨鱼、马鲛鱼、金枪鱼、巴浪鱼等多种海产品,水产资源丰富。
大洲岛的海洋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由于面积小,海域生物多样性虽然丰富但数量较少,一旦被破坏将难以恢复。影响物种多样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包括海域的地形、地貌、水文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等。
近年来,管理部门加大对非法登岛旅游活动的打击力度,使得大洲岛附近海域人文活动减少,海域海水水质总体良好,海洋生物生长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这片蔚蓝之下,凝聚着令人无法言说、无尽期待的生命力。海洋生态保护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只有顺应自然调节功能正常的大趋势,才能守护生命的起源之地。
(编辑:陈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