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战争馆”有一面“志愿军烈士墙”,中间标明了志愿军烈士人数,两旁分别标注了30个省区市牺牲的志愿军人数,其中,海南91人。经过核对《海南英烈谱》,能够确定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海南烈士共91人,和军事博物馆的记录数字完全吻合。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让我们重温这些烈士姓名,永远铭记他们的英勇事迹。
琼籍烈士分布全省15个市县
牺牲在朝鲜战场的琼籍烈士分布在全省15个市县,其中海口市最多,有烈士16人;琼海市其次,有烈士15人;临高县第三,共有烈士10人。当时人口数仅有4万多的琼中县也有烈士1人。这充分证明当年抗美援朝运动在全岛深入开展,各地青年踊跃参军参战。
1951年4月6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海南分会成立。全岛青年学生纷纷报名参军。原计划招兵700名,结果参军的人数超计划一倍以上。据《中国共产党临高历史》第二卷记载,1950年7月下旬,临高县接到上级指示,为抗美援朝紧急征兵。中共临高县委马上召集各区乡领导及有关部门布置征兵任务。8月上旬,第一批参军青年在父母或妻子等亲人的欢送下踏上了赴朝参战之途,全县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仅1950年至1952年的两年间,全县参军人员200多人。
琼籍牺牲的烈士中,还有两位黎族战士。白沙县的符明朝就是一位黎族战士。他1944年参加琼崖抗日独立纵队,赴朝参战后,1952年在朝鲜战场上牺牲。当时的白沙县虽然人口较少,但在县委的发动下,很多黎族群众纷纷送自己的儿子参军上前线。据统计,1950年至1952年,全县有1000多人报名参加志愿军,120人奔赴朝鲜战场,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刚刚翻身解放的黎族同胞。
“解放战士”脱胎换骨
“解放战士”是指在作战中被解放军俘虏或起义,从而加入解放军的国民党军士兵。在91名琼籍抗美援朝烈士中,有3名烈士都曾经被国民党军抓过“壮丁”。陵水县的丰连桂,1948年在江苏省国民党部队中被解放入伍,后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1951年在朝鲜战场黑云岭战斗中牺牲。同样是来自陵水县的钟志东,1949年在广州从国民党部队解放入伍,后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1951年牺牲。
这些“解放战士”参加革命后,前后表现判若两人。他们在国民党军队里并不出众,但是加入志愿军后英勇作战,涌现了一大批英雄人物。著名的抗美援朝烈士邱少云就是“解放战士”中的杰出代表。这些战士在被解放后,一般集中开展3个月的政治学习和忆苦教育,解放军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让这些“解放战士”脱胎换骨,人民军队的信仰和军魂注入了他们的血液。
《海南英烈谱》记载了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海南烈士有91人。
11位烈士为共产党员
在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许多琼籍战士牢记党的教导,作战积极勇敢,在琼籍烈士中有11人可以明确共产党员身份。不少共产党员本来可以享受安逸的生活,但是当祖国有难,他们在党的号召下纷纷主动报名参军,到朝鲜战场打击侵略者。海口的吴业忠就是这样一位中共党员。他1942年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一支队,海南解放后,主动报名赴朝鲜作战,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1951年牺牲。文昌的蔡德渊1944年参加琼崖抗日独立纵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海南解放后,他主动要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1951年牺牲。海口市的陈基鉴烈士,出生于1923年,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为志愿军特务连战士,同年在激烈的战斗中火线入党,第二年英勇牺牲。
有9位烈士失踪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琼籍烈士中有9位烈士失踪在朝鲜战场上。他们除1位失踪在1953年,其余8人都失踪在1952年。失踪人员中年纪最大的是海口市的周明伦,他出生于1902年,1932年参加琼崖工农红军,一直坚持革命直至海南解放,海南解放后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在朝鲜战场中失踪,时年50岁。黎族战士王打技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作战,1952年在朝鲜战场失踪,失踪时年仅23岁。来自琼海的战士李明出生于1931年,在朝鲜战场失踪时年仅21岁。这些失踪的战士,他们的遗骸或许遗落在朝鲜、韩国的某个角落,但是他们的英雄事迹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民政部门就认定了他们的烈士身份,他们和许许多多志愿军战士一样,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使那段英雄的历史成为永恒。2014年以来,韩国先后分7批向我国移交了716位志愿军烈士的遗骸,这些遗骸经过DNA分析,重新确认身份。希望有一天这些遗骸中能够出现琼籍烈士的身影。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