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海南岛古代先民的日常衣食住行,应该是怎样的存在?
一些道听途说、未经核实的记载,今天看来彷如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玄幻色彩极其浓郁,只能当作茶余饭后消遣的文字。然而,很多地方志书和文人笔记中的叙述,着实如纪录片般,描述了琼州大地上的生态环境、物种资源,以及海岛先民加以利用、得以生存的史实。
如真也好,如幻也罢,本期海南周刊将通过解读那些留存至今的古早文献,试图窥见琼州先人的生产生活画面。
近期,由小说《盗墓笔记》改编的网剧《重启之极海听雷》正在热播。剧中龙鳅、海猴子、人手贝、海蟑螂、鸡冠蛇等神怪异物的形象设定令观众津津乐道,而一些暗合史料记载的虚拟世界架构更令博物控和考据癖们观后大呼过瘾。
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之一是某滩涂下的南海王地宫。据《史记》《汉书》的零散记载,南海王织在汉高帝时由侯封王,封邑具体位置不详。结合《山海经》等志怪古籍关于南海国的传说,这个历史长河中昙花一现的古国更带上了一抹神秘诡谲的色彩。来自海洋世界的因子不仅成为开启情节的密匙,更成为此后各叙事单元不可剥离的基本要素。那么,剧中一系列的生物是否有真实的原型呢?我们不妨在海南的历代方志笔记中一探究竟。
数字化版文渊阁《四库全书》中丘濬《南溟奇甸赋》的部分文字。 陈耿 截图
琼州猿猴能研墨、酿酒?
《重启》的片头出现了两个身形灵活的怪物:龙鳅、海猴子。龙鳅形似蛟龙、须长爪尖、牙齿锋利,现身于杨家藏宝洞,与张起灵一番缠斗后被斩杀。现实世界中的花鳅、沙鳅等鳅科鱼类一般体型细小。但在《岭表录异》等方志笔记中记载的海鰌鱼却是鳅中的巨无霸。“海鰌(鰌,同鳅)鱼,海上最伟者,其小者有千馀尺……高、廉呼为海主,雷、琼谓之海龙翁。”(道光《广东通志·琼州府·舆地略》。高、廉、雷、琼,即明代广东十府的下四府,高州府、廉州府、雷州府、琼州府)据称,一艘从广州发往安南的商船经过琼州,见海上有十几座山或隐或现,不想这海岛山峦竟然是鰌鱼上下浮沉的脊背。海鰌背上的鳍似马的鬃鬣一般随风摇动,就如同红色的大旗一样。李调元的《南越笔记》中也有关于海鳅的描述:“海鳅出,长亘百里……舟人误以为岛屿,就之,往往倾覆。昼喷水为潮为汐,夜喷火,海面尽赤,望之如天雨火。”这阵仗真是无愧于“海主”的威名!不过,这巨物极怕鼓声,物有相生相克,或就是如此吧!后人推测,海鰌可能是鲸一类的生物,方志笔记对其进行夸张的描述,可说是既包含了先人对自然力的敬畏,同时也有对海洋世界探索的热望。
电视剧《怒海潜沙&秦岭神树》中,曾出现在西沙海底墓的海猴子是一种非常机灵、浑身长满鳞片的人形怪物。虽然这海猴子战斗力爆表,但它倒是和方志笔记中的海鳅有一样的弱点:怕噪音。王胖子就是利用敲击铜镜产生的声音削弱了海猴子的战斗力,让张起灵有机会将其制服。按照生物学分类,从与人类的亲缘关系上看,猴比猿要远一些,这种机智灵活的类人怪物可能更接近猿类。传闻中的琼州猿猴,有些自带仙气,餐风饮露都能自在成长;有些还掌握了研墨、酿酒等技能,行事颇为风雅。
“琼州又有石猨,小者拳许,饮以井水即长。又墨猨能磨墨,磨毕跳入笔筒中。”(李调元《南越笔记》。猨,即猿。)
“琼州多猿……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以稻米杂百花所造,一石穴辄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然绝难得。”(屈大均《广东新语·兽语》)
这些记载虽被涂上了浓郁的神话色彩,但也绘声绘色地刻画了灵长类生物聪明、机智的性格。
(编辑:陈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