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志愿军老兵桂会山。
桂会山:停战后驻守,援朝重建家园
10月24日,得知记者要来采访自己,定安县国营金鸡岭农场罐头厂退休职工、83岁高龄的桂会山穿戴整齐,戴好纪念章,早早地站在位于金鸡岭农场十五队的家门口等候。
停战协定签订后的几年时间里,中国人民志愿军一部分驻守在朝鲜,在维护停战协定的同时,参加朝鲜经济恢复和建设,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医治战争创伤,桂会山便是其中的一员。
“我是1956年3月从四川宣汉县老家参军的,入朝参加战后重建。” 桂会山说,虽然他随同部队赶赴朝鲜时,朝鲜停战协定已经签订近3年,但这场战争给朝鲜人民带来的伤害却不小。
由于时间久远,桂会山已回忆不清当年部队驻地的地名,但在他的记忆中,战争过后,朝鲜各地百废待兴。驻地附近,虽然经过了前期的重建,还是能看到一些战斗遗留下来未被填平的弹坑,距离驻地不远处的一个城镇里,建筑几乎被炸平,驻地所在的村里,有几户人家,房子都是用茅草搭建的,而且家里大多数只有妇女、老人和孩子。
在桂会山的印象中,那个时候,战士们在朝鲜的生活还是非常艰苦的,虽然随着运输恢复通畅,饮食相对于战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朝鲜大量的房屋被毁,重建工作量巨大,很多战士还住在简易的营房里。
作为师属炮兵团的一名战士,因在军事训练中表现出色,桂会山在入朝的第二年就荣获了一级技术能手称号。
除了日常的军事训练,桂会山和战友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参与朝鲜的重建工作,农忙的时候帮助朝鲜群众收割庄稼。
那时,朝鲜各地都需要重建,建筑材料极其缺乏。由于当地缺乏燃料烧制瓦片,桂会山所在的连队就因地制宜,在驻地用水泥浇筑瓦片,不仅解决了无法烧制的问题,而且成型速度快。
短短两年时间,桂会山和战友们在驻地附近为当地建起了一所小学,群众的房屋全部从草房改建成了瓦房。
1958年,部队完成任务集结回国。开拔那天,当部队吹起整装集合的号角,部队驻地附近的群众,男女老少都穿着民族服饰,为战士们举行最隆重的欢送仪式。少年团团员排着队向战士们敬礼,姑娘们给战士们献上鲜花,朝鲜群众眼含着泪花与战士们难舍难分,欢送队伍绵延十多公里,这一动人场景,令桂会山终生难忘。
1960年,桂会山所在部队接到了新的命令,用一个月的时间回四川老家探亲,然后开拔来到海南岛,他们统一转为开发海南岛的建设大军,在荒山开荒种植橡胶。
在这新的“战线”上,桂会山同样也因在开垦中表现出良好作风和优良品质,为海南农垦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在1963年荣获广东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编辑:陈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