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庐诗稿》。
在儋州近代史上,万民一很早就参加革命。他先后在广州、上海等地求学,又担任报纸主笔,后来还有从军经历。万民一在繁忙的军务中还撰写了不少论文、诗作,流传至今的有《景庐诗稿》等。他的弟弟万仲文也很早就参加革命,后来是多所大学的教授、有影响的外交史研究专家,也有诗文传世。万氏兄弟虽然人生经历不一样,但是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应有贡献。他们都通过诗文感叹时事、家国命运和对家乡的热爱,是近现代儋州史上不可忽视的人物。
万仲文。
穗沪求学参与革命
万民一(1906—1945),原名蔚周,字秉文,儋州白马井人。他年幼时天资聪颖,刻苦攻读,16岁时就读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即原琼崖中学,今琼台师范学院前身)。求学期间,正值“五四”新文化思潮风起云涌,万民一很快就接受了新思想,并对社会现实有了新的认识。
基于对封建统治制度的理解和当时灾难深重的社会现状,万民一认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从而走上革命道路。1924年,万民一于暑假期间在家乡儋县组织“涌泉青年合作社”,公开宣扬“三民主义”,抨击当地土豪劣绅。万民一的所作所为,得到老百姓的认可,但是遭到当地贪官劣绅的忌恨。1925年,万民一于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毕业,因学业成绩优秀而留校任教,并担任小学部主任。
1926年,国民革命军渡琼对地方军阀进行扫荡,顿成雷霆万钧之势。在革命气氛的熏染下,万民一辞职回到家乡儋县,加入国民党。当时尚属于国共合作时期,万民一在身为共产党员的国民政府儋县县长邢诒昺的影响下,积极参与青年运动,扫除封建余孽,推动民主政治。万民一的行为遭到当地土豪劣绅的忌恨,被列入暗杀名单。在这种情况下,万民一接受父亲的安排,前往中山大学就学。在中山大学攻读期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革命形势风云突变,万民一被诬入狱。两年后,经家乡父老以及正义之士多次斡旋,最终将万民一营救出狱。
当时的上海是革命中心,出狱不久的万民一和弟弟万仲文前往上海求学,后来在上海文化学院担任国文教师,又担任某评论周刊主笔,发表不少文笔犀利的时评,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万氏兄弟在上海联手进行反蒋抗日宣传,在家乡儋县传为美谈,同时也使得他们在社会上有较高的知名度。
二十世纪30年代起,万民一开始军旅生涯,直至1945年因病逝世于大后方的广西昭平县古袍乡良风村,年仅39岁。万民一英年早逝的消息传到家乡儋州白马井,乡亲们都为之悲恸不已。
万民一的弟弟万仲文(1911—1988)原名万蔚程,别号云庵。他早年在广州读书,大革命失败后,被捕入狱二年,后赴上海担任多家报纸主笔,进行抗日宣传。1935年,万仲文由广西官派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帝国大学专攻中日政治外交史,抗战爆发后回国,先后在广西大学、中山大学、香港南方学院、广西师范学院等院校担任教授,著有《中国外交之史的分析》《简明中国外交史》等著作,是有影响的外交史研究专家。
琼台师范学院前身为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万民一曾就读于此。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
《景庐诗稿》传后世
万民一虽有从军经历,但本质上却是一个文人。因此即便在军旅中,他也不忘进行研究工作与文学创作。在因病休养于桂林南郊期间,万民一没有专心养病,而是开始撰写学术著作《民生哲学之新认识》,可惜因为精力有限,未能完成。随后,他又致力于新社会理学的研究,开始撰写社会理学研究大纲,但是因为身体状况不好,最终也没有完成论著,从而留下终身憾事。
万民一从小就接受较好的教育,国学功底较为扎实,因此年轻时就擅长传统诗词创作。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尽管质量较高,但是由于他个人长期坚持反蒋立场,为国民党当局所不容,因此相关诗词作品很难结集公开出版,只能以手抄本《景庐诗稿》的形式流传于民间。2007年,在儋州地方政府和社会热心人士的多方努力下,《景庐诗稿》终于正式出版,此时万民一已经逝世六十多年了!这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景庐诗稿》均为旧体诗词,在格律和炼字方面非常讲究,体现出万民一良好的国学功底。《景庐诗稿》内容丰富,既有诗人对历史的咏叹,也有对时局的感喟,既有个人情绪的抒发,也有家国情怀的展现。可以说,《景庐诗稿》是万民一短暂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人们研究万民一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
万民一诗作中有不少对历史的吟咏。他在《谒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中写道:“四野阴霾天不清,东方狮睡最伤情……那堪寥落孤鸿影,飞向岗头带血鸣。”诗人表达了对为民族捐躯的黄花岗烈士的深深缅怀。
对现实的感慨是万民一诗歌创作的另一重要构成。比如《东江旅感》:“东江之水百姓血,日夜西流不复还。一路所逢多瘦骨,十人与语九愁颜。官心贪似饥时虎,民命枯如秋后菅。莫向农夫问生计,书生悲泪易潸潸。”当时时局混乱,百姓流出的鲜血和东江之水一样多,日夜西流不停,实在让人痛心。但是官吏们依然不顾百姓死活,一个个像饥饿的老虎一样。作为一介书生,除了悲泪潸潸外,又能如何呢?面对惨痛时局,有抱负却又无能为力,这是怎样的锥心之痛?
写景状物是万民一诗歌创作的又一个构成。比如《野兴》:“天宇澄如水,江郊日色暄。浅津横废艇,落木露冬村。一一浮鹅鸭,家家灌菜园。便寻农友坐,耕稼共闲论。”这首诗歌描绘桂林的冬日之景,天宇澄明,日色柔和,鹅、鸭在水中嬉戏,农户们都在灌溉自家的菜园。诗人也与农民朋友们一起坐而闲谈,好不惬意!万民一还写有《村居杂咏》(八首),虽然是描写了自己因病休养时的村居生活,不乏“闲云野鹤”的描写,但是也记录了一个处于战时状态的知识分子的所思所想,给人以强烈的时代感。
儋州自古就有“诗词之乡”的美誉。万民一用《景庐诗稿》很好地彰显了这一地域传统。万仲文也有《一空诗稿》《云庵诗稿》等著作传世。万氏兄弟的诗词创作是近现代儋州诗词史上的重要收获。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