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查村夜景。 罗林涛 摄
从“网红”到研学
渐渐地,名声在外的白查村成为了“网红”打卡地,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不远千里而来,只为到此一睹它的“容颜”。
白查村的忠实粉丝很多。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创意设计学院杨丽老师更是把自己的教学场地“搬”来了白查村:“我每年都要带学生来这里做课题,比如黎族建筑欣赏、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等。白查村整个村落的选址非常符合黎族传统聚落选址,进山避世依险而居的人生态度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里山包村、村近田、田临水,有山有水的典型格局非常奇妙。”
杨丽告诉海南日报记者,白查村非常特别,不仅具有物质价值还有文化价值,它是有性格、有精神、有生命的 , 是千百年来黎族同胞建筑的精华所在。空心化后的白查村变成了一座“博物馆”一样的存在,传统的村落离开了人的使用后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力,修缮只是保护工作的一部分,如何可持续性发展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船形屋没有窗户,在昏暗不见五指的屋内打开手机灯,黎族居民生活的痕迹一览无余,家具简单,少有隔间。“墙上还有锅灰,我们之前在这边做饭。”符那庆,黎族船形屋营造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见到雨中奔跑的游客,他邀请大家进入他曾经住过的船形屋避雨,并一一为我们介绍屋内的分区。黎族先民建造船形屋完全是出于适应自然环境、生产、生活的需求,船形屋的型制大多数是通长14.7米,通宽6米,墙宽4.7米,屋高3.2米,房子中间立3根柱子,两边立6根较中间矮的柱子。
(编辑:陈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