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光礁出水的宋代青瓷划花碗。
陶瓷遗珍
在华光礁一处礁坪的泥沙里,静静地半埋着一个壶口破碎的青白釉弦纹执壶,柄上包裹的厚重珊瑚块在这原本高妙隽雅的瓷器上留下了沧海桑田的痕迹,这些在瓷器上“寄生”下来的海底生物残留体已完全钙化。日复一日的潮涨潮落声中,八百多年过去了,曾经釉面肥润、莹润似玉的瓷器在海水的腐蚀下呈现哑光,海底的沉积物尘封住本该漂洋过海的美丽。
中国的制瓷业在宋代达到了高峰,拥有广阔的国内销售市场和海外贸易的需求,在外销瓷中,福建瓷器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华光礁1号”出水文物以陶瓷器为主,其中以青白瓷居多,青瓷次之,酱褐釉最少。
青白瓷是代表宋代制瓷水平的一个名贵品种。看着修复补全后的青白釉刻划花卉纹菱口盘,能真切地体味到那“薄如纸,色如玉,声如磐”的形容。秀气玲珑的青白釉印花粉盒是供妇女存放脂粉、香料之用的化妆盒,在这船瓷货中数量相当之大,是当之无愧的外销品种。华光礁出水的粉盒图案富于变化,其中折枝花这一特别的纹样在盒盖上充分体现出一种均衡、活泼的形式。
一摞摞完好的瓷器,基本保持着当年装船时的原始状态,沉船遗址的表面堆积的瓷器碎片依然如故。但水下考古队员们不能直接对此进行搬运,而是需要先对遗址进行详细地测量绘图和拍照记录。文物并非孤立的宝物,还原历史的全貌才是它们最大的价值。华光礁水下的1万余件陶瓷器或许是这艘商船破碎的财富梦想,却为今天留下了一个精彩的中国古代外销瓷的大博览园。
蔚蓝的海洋与人类文明之间,一直有亟待填补的空白。中国作为拥有悠久航海史的文明古国,究竟在静谧又暗潮汹涌的海底都留下了什么?这都要交给水下考古来回答。而华光礁1号沉船的顺利出水,对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用饱经沧桑的历史痕迹为人们讲述着中国古代航海的故事,吟唱出南海海洋文明的史诗。
(编辑:陈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