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档案馆收藏的侨批。
歌曲《一封番批》深情唱道:“寄一封番批轻又轻,寄返二个艰苦钱银报答双亲,人在异乡终是客,夜夜做梦,梦中团圆。寄一封番批轻又轻,隔海日盼夜盼思念深,背井离乡汗与血,盼个平安,价值千金……”
“番批”就是“侨批”,来自闽南方言,闽南语称信为“批”,寄信为寄“批”。后来,“批”成为南洋华侨寄托银信的代用词,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兼具家书、汇款功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和海南等侨乡。
异国他乡闯天地
20世纪中期,如果你问一个留守家乡的海南人,对生活最大的期盼是什么?也许大部分人会回答:是收到一封来自海外亲人的侨批。
史料记载,早在唐代,海南岛已是南海中西航线之要冲。清代鸦片战争之后,海口被辟为通商口岸,自此开启了琼岛人民出洋打工的热潮。据统计,从1876年至1908年,出洋的琼侨总人数超过45万人次,平均每年有1万余人次出洋。而民国时期,琼岛远游之风益盛,其中文昌人居多。
当时,漂洋过海的琼籍华侨们,大多是来自社会底层家庭的青壮年,他们抱着挣钱养家糊口的美好愿望,期望在海外闯出一片天地。但现实谈何容易,琼侨在遥远的异国他乡,面对着陌生的环境,语言不通,前途未卜,只能凭借勤俭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做一些挖矿、割胶、开小商铺等苦力活,艰苦谋生。而他们年迈的父母和弱小的妻儿则留守在家乡,这就造成了千千万万个家庭隔洋分居的状况。
“一船泪水一船人,一条浴布去过番,火船始过七洋洲,回头不见俺家乡,是好是劫全凭命,未知何时能回还。”一首民谣,记录了当年漂泊海外中国侨民的艰辛。在异国他乡,这些琼籍华侨们白日干活无一刻歇息,晚上得空时便乡愁绵绵。在漫漫长夜中,他们想念着在海一方的亲人,备受思念和等待的煎熬。“凡远走他邦求食,来往之函最为要也,见信即见面无异”,渐渐地,侨批——这种连接海内外亲人的特殊纽带便悄然形成了。
侨批源于海外草根华侨们个体的通讯与金融活动,非单纯家书,亦非单纯汇款,也不是两者简单的叠合。作为那个特殊年代的产物,侨批跨越重洋,建立起了国内外两地的社会关系网和亲情网。侨批最早由“水客”携带,全盛时期则由专门的侨批局解送。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刊登的《海南岛侨批发展概略》一文曾指出,与广东、福建等地相比,海南侨批业起步比较晚。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南亚地区海南人经营的批信局只有数家,主要是在海南华侨集中的新加坡和泰国,其中,新加坡有2家,为裕成号和曹琪记号。泰国58家批信局中,46家是汕头人经营的,其余12家由客家人、海南人和其他地区人经营。
(编辑:陈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