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演丰更路簿中的水形风貌图。海南日报记者 张期望 摄
演丰船队下南洋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琼北大地震,东寨港一带72个村庄沉入海底,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降临海口演丰。从明末开始,演丰村民就与附近灾民一道,造船闯海,远走重洋,到越南、泰国、新加坡等地谋生。
以演丰镇演海村委会禄尾村来说,这个坐落在东寨港边的滨海小村,是闻名遐迩的海口侨乡。全村聚居梁、林、饶3姓45户,其中有40户华侨。当年海口商民往返南洋,村民伐木制舟,设置罗盘,冲风斗浪,九死一生,从龙尾头湾起航辗转到泰国,由此逐渐形成演海村民持续几百年的下南洋热潮。
从明末到清初,船队不断扩大,逐渐形成规模。史载,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演丰人闯海的航船从18艘增加至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的73艘,吨量也从原先的200担增加到300担,载重量最大的达到500担。远洋船队频繁往返,促进了海洋经济持续发展。
大海赋予演丰人民怒海行舟,思维敏捷,心理刚毅,顽强拼搏的精神品格。199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琼山县志·大事记》记载:“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十月,演海儒林村饶昭聪等村民,伐木制舟,设置罗盘,从龙尾头湾开船出洋,直达泰国北汶。是年,演海儒林村侨属陈贵福捐献光洋200元,在龙尾头湾建起第一座简易码头,方便船停靠。”
造船出海,借船过海,创业他邦,心系故园,热爱桑梓,是演丰人民的优良传统。家乡养育他们,他们报效家乡,村边的港湾,是演丰人民连结远洋的纽带。
海洋是走向世界的文化通道、友谊通道。在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今天,挖掘历史文化遗产,讲述演丰闯海故事,发现海口通航指南,激活并发挥闯海“文化因子”,眼界会更开阔,精神会更强健。
(编辑:陈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