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州海黎图》“踩田图”。
牛踩田
雨足则纵牛群踏
据清代张庆长的《黎岐纪闻》记载:“黎人以牛之有无多寡计贫富,大抵有牛家即为殷实,有养至数十头及数百头者,黎内谓之大家当。”可见在古代黎族社会中,牛的价值十分重要,成为黎族社会阶级和财富的象征。生活在海南岛山区特殊的自然环境,让古代黎族人民与牛之间存在不解情缘。
在农耕社会,牛是耕作的主要工具。在汉族的传统农业耕作中,通常需要牛配合犁耕进行耕作。黎族在农耕中同样使用牛力,只是没有农具的使用,直接用牛在田地里踩踏,在“琼黎图”的三幅“踩田图”中都有体现。其中,《琼州海黎图》“踩田图”描绘了三只踩田的牛和一名正在播种的黎族男子;《琼黎一览图》“踩田图”描绘了四只踏田的牛、两名正在播种的黎族男子及一名赶牛的黎族男子;《琼黎风俗图》描绘了三只踩田的牛、两名正在播种的黎族男子和一名赶牛的黎族男子。从图中来看,“牛踩田”的耕作方式比铁犁牛耕对牛的数量需求更多,需要靠人们的驯服进行播种。
正如《琼州海黎图》“踩田图”的配文所说:“雨足则纵牛群踏,俟其水土交融即布种粒,岁收亦称坚好。”这说明“牛踩田”的前提须有足够量的雨水灌溉,再进行踩踏后播种。《琼黎一览图》“踩田图”中的描述与上图大致相同,不过文中强调“生黎不知耕种”,而“熟黎”则受汉族生产方式影响较多,已经基本适应了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对于“牛踩田”的使用就相对较少。正如《琼黎风俗图》“踩田图”所描述的,“黎内耕获之法,力农之具,均与内地无异”,这里的“黎内”指的便是与汉族交往较多的“熟黎”,“内地”则指海南汉族居住地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露露曾于1993年赴三亚、陵水、乐东等地的黎族地区考察发现,部分村落还保留“牛踩田”的耕作方式,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编辑:陈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