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光礁Ⅰ号"沉船的出水文物。 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冲破阻隔 探寻被封存的时间胶囊
在许多人眼里,水下“探宝”既新鲜又神秘。但对于水下考古工作者来说,这是一项需要诸多专业技能的工作。
“水下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陆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其实,除了海洋,我国还在内水水域如湖泊、水库、内河、运河等水域,开展了一系列的水下考古项目,水下考古的工作对象,也从单纯的沉船遗址扩展到包括水下遗址、城市、桥梁、码头、水闸、水文石刻乃至近现代军舰等诸多历史文化遗迹。”梁国庆介绍。
与有着相对完备考古规程的田野考古不同,水下考古似乎有更多考验。
水域广阔、大海茫茫,如何尽快明确工作对象是水下考古工作者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渔业生产或盗掘盗捞产生了一批“线索”。自20世纪80年代始,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正是由此出发,使得“碗礁Ⅰ号”“华光礁Ⅰ号”“南澳Ⅰ号”“小白礁Ⅰ号”等一大批沉船重见天日。
“实际上,航海传统、航路分布、货物集散、海域状况都从不同侧面对航海活动的区域性有所划定,而像海战等特殊事件则会直接在某特定区域(战场)展开,这些区域一直以来也是沉船考古发现和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热点所在。”梁国庆说。
对于水下考古来说,明确工作对象只是第一步。
与田野考古相似的是,水下考古也需要布置探方,由于在水下,工作情景特殊,所以探方也略有不同,一般有软式探方和硬式探方两种。软式探方是在水下横竖拉绳,组成一个个方框置于遗址之上,硬式探方是将不锈钢制作的、带有一个个方格的框架放于遗址上。水下作业还需要绘图及拍摄记录,这就需要用到防水的纸和相机防水罩。
水下考古队员的每一次下水,事前都要制定一整套完善的规程,必须严格遵守。比如下水前先探测清楚海水的水深和流速,因为深度的不同会影响计划的制定,而过快的流速有可能使人无法完成工作,甚至威胁生命安全,所以,一般需等到海水“平潮”时才能下水。“因为‘平潮’时水流较小,便于绘图、拍照、摄像及采集文物。”梁国庆说。而且,受气瓶容量所限,每次在水下停留时间有限,时间一到必须马上上水。上水速度,按潜水规程要求,每分钟不能超过18米,上升至距水面3米时,还要再停留数分钟才出水。
各项条件都具备后,带上潜水装具的考古队员一般以两人一组的形式下水。队员们解释说,潮汐、海流、渔网以及设备故障随时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因而在水下进行考古作业,需要两名队员结成潜伴。如果水下作业时发生危险,潜伴就是唯一可以保障安全出水的“备份”。生死潜伴,便是水下考古人特殊的浪漫。下水之后,队员则要沿着入水绳下潜,将其绑在沉船或插于海底的钢钎上,使其成为导向绳。在难以辨别方向的海底,它就像人行道上的“盲道”。
每一片海域都有截然不同的海况和文物埋藏环境,有些是泥沙淤积,有些是珊瑚礁作祟,有些则漆黑冰冷……但历经复杂环节最终与文物面对面时,那种无以言表的喜悦或许就是水下考古工作者最为幸福的时刻。
“因为水的存在,人为干扰较少,时间似乎在这里凝固了,这些文化遗存仿佛被封存的时间胶囊,它们不会说话,却很有力量,这种力量源自它们背后的历史与故事。”梁国庆说。
走向远海 用实证讲述海上丝路故事
三十多年来,重点项目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从滩涂发掘到近海打捞再到远海作业的历史进程——1974年泉州湾宋代古船的发掘,是考古学界在海岸滩涂对古代沉船进行发掘和开展多学科合作研究的成功之作;2007年广东阳江“南海Ⅰ号”沉船的打捞,在国际水下考古学界率先采用沉箱整体打捞技术,堪称近海沉船考古的一次创举;2007年-2008年,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的发掘,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的工作水域已经由近海扩展到了远海海域;2014年,“中国考古01号”下水,中国水下考古从此告别“租用渔船时代”……
丝路帆远、海路艰险。多少祖先带着英雄梦却折戟南海。尽管如此,浩荡的帆影仍千年不绝。
时间拨回到八百多年前。南宋中期的某一天,一艘从福建泉州港驶出的货船在西沙群岛附近借着北风向东南亚行驶,突然海面上狂风大作,这艘排水量在60吨以上的木制帆船,在狂风与巨浪的驱使下,漂至华光礁北边。这里水浅礁多,船搁浅后慢慢沉入海底。这艘沉船便是“华光礁Ⅰ号”。
“水下考古不仅仅是发现水下文物,更有责任为完整中国历史的架构提供基础支持。就像海上丝绸之路,不能只讲故事,还要有实证。”在梁国庆看来,水下考古,往小处说是了解和利用沉没在水下的文物资源,往大处说,涉及中国人的海洋意识,涉及对中国历史的全面认识。
“华光礁Ⅰ号”沉船于1996年经当地渔民偶然发现,2007年、2008年由考古工作者进行了发掘,总发掘面积370平方米。2007年主要进行瓷器的打捞,总共出水了近1万件陶瓷器,其中有7000件保存比较完整。2008年,则将船板进行分批次提取,共出水了511块船板。在“华光礁Ⅰ号”出水的陶瓷器大多数是民用瓷器,种类非常多,有碗、盘、碟、罐、执壶等。通过打捞出的瓷器可以看出,这些都是当时市场流通的。经研究,这艘沉船的起始港应该是福建泉州港,因为船上八成的货物都是由福建德化窑、南安窑、磁灶窑等民窑烧制而成的,可以想见当时海上贸易的繁荣。
西沙海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南海贸易网的关键点,南往北来,沟通中西。“这片海域发现的这些沉睡海底的水下遗存,是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文化的重要遗迹和实物见证,它们不仅见证了西沙群岛海上贸易航线的发展与繁华,也反映了古人沿着这条漫长的海上丝绸之路乘风破浪开展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努力与艰辛。”全程参与此次考古发掘的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冯雷在这里留下的,不仅是对西沙的美好回忆,还有提取船板时的腰伤。
让水下考古工作者们欣慰的是,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水下考古与海洋史研究已然成为时代关注的热点。随之而来的,是一批有关水下考古、海洋史与造船史的专业博物馆纷纷设立,如泉州海交史博物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阳江)等,一批有关水下考古和外销瓷方面的展览举行,吸引了社会各界对水下考古和海外交通史的关注,逐渐拉近水下考古与社会公众的距离。
如今,我国辽阔的水面下,仍有无数珍宝等待着重见天日,我们有理由期待,这幅蔚蓝色水下文化遗址版图将愈加丰满。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