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藏于海南省博物馆的丘濬母亲李氏墓志铭拓本。
谆谆教导 孟母之风
丘濬一生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和弘治八个年号频繁更迭的时期。他40余年居京都任要职,最后入阁,相当于宰相一职,成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文学家,与海瑞并称“海南双璧”。他著有《大学衍义补》《世史正纲》《家礼仪节》《朱子学的》等著作。丘濬成长为国家栋梁大才,除了从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外,也离不开慈母李氏的引导教诲。时有学士彭时撰写《旌表琼山县节妇碑铭》,为其树碑立传、旌表节行。
从古至今,母亲对子女有生育、养育、教育三大恩德,与此同时这也是三大责任。李氏经常对孩子强调为官要善待百姓,勿忘施恩。她以自身言行谆谆教导,对丘濬的启蒙教育有孟母之风,影响了丘濬一生行止。
据《民国琼山县志》古迹篇载:“施茶亭,在县西三十里许,其地无憩息所,往来苦之。明大学士丘濬因卜葬母,曾经其地,建亭。施茶水以济行人。”丘濬回乡为李氏守孝期间,还将自己多年的俸禄都捐献出来,为乡里的孩子建立了一座石室书社,并写下散文《藏书石室记》,记录了自己当年与母亲对对联、切磋文采的情景,言真意切,感人至深。
丘濬母太宜人李氏墓,位于今澄迈县老城镇那统村一处宽阔的坟地上。墓道两侧有石马和石羊。墓前,一尊工艺精良、形象逼真、长170厘米、宽135厘米、高60厘米的石雕神龟引人注目。在神龟背上,还镶嵌着一块刻有精美图案、顶部呈弧形的大型石碑。石碑正中顶部分两行(每行两个字)阴刻四个隶体大字:皇帝谕祭。正文以标准工整的楷字篆刻:成化七年岁次辛卯二月甲辰朔越七日庚戌皇帝遣琼州府知府吴琛谕祭予翰林院侍讲学士丘濬母太孺人李氏……
历经五百多年历史的李氏墓曾一度被摧毁,家族所立墓碑已遗失,“皇帝谕祭”碑亦受损坏,石羊、石马曾一度错位。丘濬慈母墓于2001年被澄迈县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澄迈县政府决定重修丘濬母太宜人李氏墓,在清理墓场时发现了遗落的墓圹碑、墓志铭。墓圹碑和墓志铭均为边长为43厘米的正方体,用汉白玉制造,其中墓圹碑上有“明故太宜人李氏之墓(明代以五品官的妻子和母亲封为宜人)”字样的阴刻篆文;墓志铭全篇1100多字,介绍了李太宜人的生平事迹及评价。李氏教子的故事在海南多为口头流传,鲜少发现史志记载。此次发现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有关李氏鲜活的珍贵历史资料。李氏既有母亲的慈爱,又兼具父亲的威严。她知书达理,教导孩子择友而交;她深明大义,劝导孩子为国效忠……遥想十五世纪人文蔚然的海南岛,这样一个女子,她坚韧通达,历尽艰辛,言传身教,严于要求,善施良知及恩惠于爱子,成就了丘濬以经国济世为己任的大志。
明成化五年(1469),李氏寿终正寝。丘濬在任上得知噩耗,悲恸不已,他从北京请辞回乡守孝三年,并亲自作铭文纪念母亲:“妇德以贞,母德以贤。惟太宜人,二者兼全。心无愧夫,即无愧天。天锡之庆,振后光前。富贵寿终,抑何憾焉。琢石镌铭,垂千百年。”
丘濬的门生、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王佐亦深情祭李太宜人:宜人之生,俯仰无愧。张主纲常,仪型阃内。教子成名,廷魁天下……祭文中说李宜人身为家庭妇女,却能教子成名。病逝后,不仅宫廷祭悼,而且乡里哀痛。王佐在文中描述了李氏一生令人景仰的德操,从中亦可窥见丘濬成国之大器的内在源头。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邱基美提供
(编辑:陈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