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曼芳向省档案馆捐赠的老相片。
日军侵琼
怀赤子之心回乡抗日
1914年,符克出生于文昌县(今文昌市),他19岁到越南任教,21岁进入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学习,并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赴延安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派往越南发动华侨支援抗战。
1939年2月,日军入侵海南。消息传到越南后,广大爱国华侨义愤填膺。符克等人发起成立越南琼侨回乡服务团,组织华侨带着药品等物资和资金回乡抗日,后任琼崖华侨回乡服务团总团长。1940年8月,符克被国民党顽固派杀害。
符克牺牲时,符曼芳仅4岁。她对父亲的记忆,大部分来自亲人的讲述和父亲留下的遗物。符曼芳介绍,1939年,他们一家在越南团聚了几个月。“那时,父亲在越南发动华侨抗日救国,母亲带着我从海南到越南避难。”
战火纷飞的年代,团聚是一种奢侈。很快,符克就要率服务团乘船回海南了,符曼芳依稀记得当时的场景,“父亲抱着我上了轮船,跟我说带我去看大海,临开船又把我抱下来了。”那天,身穿西装的符克还跟父亲在甲板上合了影。符曼芳说,去送行的有几十人,大家都克制着情绪,生怕暴露目标,“也有家人偷偷落泪”。
没想到,码头的送别竟成为家人与符克的诀别。1940年8月15日,按照琼崖特委的指示,符克和国民党琼山县第三区区长韦义光(中共地下党员)赴定安县翰林墟与国民党琼崖行政督察公署、守备司令部的吴道南等人商议加强合作共同抗日,以及抗战物资分配问题。当天夜里被国民党顽固派杀害,壮烈牺牲。
年幼的符曼芳那时还无法理解父亲回国抗日的意义,也不知道父亲将面临怎样的危险。直到后来,她才从父亲的来信中,读懂了父亲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心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他在信里说,我们要把侵略者赶出我们的国土,要不然我们就都要做人家的奴隶了。”符曼芳说,当时回国抗日很危险,家里人舍不得父亲走,但父亲口才好,说服了爷爷和叔叔,最后大家一致支持他返琼。“父亲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在他心中国家是第一位的。”
(编辑:陈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