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闽赣交界处的武夷山国家公园。新华社发
受兄嫂影响 投身琼崖革命
曾镜冰生于1912年11月27日,原海南琼山县良田园村人,幼时读了几年书,10岁辍学后在家务农。1926年,大革命的浪潮席卷琼崖,曾镜冰的大哥曾毓英、大嫂李爱媛成为共产党员。在兄嫂的影响下,曾镜冰积极参加农民运动,在村里站岗放哨、递送情报、抄写文件,做了不少工作。1927年4月,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琼崖四二二事变后,曾镜冰共青团员的身份暴露,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他撤退到泰国。在曼谷,他与从琼崖、广州等地撤退至泰国的同志成立了党、团支部。为了给革命提供掩护,他们还筹建了光华中学,校长由一有名望的爱国华侨担任。曾镜冰在该校就读,并担任学校团支部书记兼学生会宣传股股长。他们以学校为基地,团结教育广大华侨及其子女,开展革命活动。1929年4月,曾镜冰在党组织安排下,到了香港,次年辗转至上海,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并担任该校团支部书记。
1931年,曾镜冰年满18岁,上级党组织根据他的表现,批准他转为中共党员。这年秋天,党组织抽调一批干部去中央苏区工作,曾镜冰奉命由上海到江西省吉安县,担任团县委书记,他成功组织全县共青团员和童子军,配合红军进行保卫苏区的战斗。由于工作表现出色,被任命为共青团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扎根闽北苏区 开展3年游击斗争
1933年10月,闽北苏区和中央苏区的联系被国民党切断。按照中央的指示,曾镜冰与黄道、曾昭铭等组成省委代表团,在黄立贵的红58团的护送下,进入闽北苏区开展革命斗争。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曾镜冰与黄道、黄立贵领导的闽北红军转入艰苦卓绝的3年游击斗争。
1935年2月,闽北各路红军被整编为闽北独立师,共有约2000人。为了在险恶的环境中保存实力,黄立贵、曾镜冰率领独立师在撤退中寻找机会打击敌人。他们牵着敌11师从建瓯、松溪、政和等地,转到将乐、顺昌、泰宁,再转到资溪、贵溪、光泽,行程数千里,最后在建阳把11师打得七零八落。
当时,闽北苏区绝大部分已被敌人占领。敌人设置了许多封锁线,并派重兵日夜“清剿”,实行惨无人道的烧杀政策,使大批群众被残杀、许多村庄被毁灭。在这种境况下,曾镜冰等人继续领导人民英勇斗争,和战士们一起吃野菜、啃草根、搭草棚、住山洞、挨饥饿、受寒冻、抗疾病。在斗争实践中,他们自觉摆脱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响,实行正确的政策和斗争策略,开辟了建松政(建瓯、松溪、政和)、邵顺建(邵武、顺昌、建阳)、资光贵(资溪、光泽、贵溪)3处游击根据地。
1936年春,曾镜冰与黄道、黄立贵带领部队打到政和、周宁交界处,在洞宫山和叶飞领导的闽东红军游击队会师。不久后,闽赣省委在崇安成立,曾镜冰任省委组织部部长。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国民党企图全部歼灭南方游击队,曾镜冰等根据中央关于“一面进行统一战线工作,一面壮大游击队伍”的指示,成立了闽赣省抗日军政委员会,曾镜冰任委员会副主席。
(编辑:陈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