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8月18日消息(记者 黄敏 实习生 吴佩婷 郑维丽)
“读书十二年里,高三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因为在这一年里,我们终于可以为自己的梦想投入、拼搏。”今科高考状元邓园的一番话,让不少焦虑的“准高考生”满怀激情,面对即将到来的高三生活,也许感觉并不是那么苦涩。
邓园:练习作文,最好记几个名人轶事
“呀,我之前占的第一排位置被占了。”听说有优秀高考生要来分享成功的经验,海师附中的学生很是积极,不仅早早占位置,还引发了小小的争抢位置的冲突。
日前,由海口晚报联合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10海南省反哺行动暨环岛高考经验交流活动”走进海师附中,今科高考文科状元邓园、以883分考上清华大学的王慧敏、以868分考上北京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吴雨俭,以及来自南京大学物理专业的贺昊等四名同学也作为主讲人来到海师附中,受到了同学们热情的欢迎。
“高三确实很辛苦,在这一年里,学习上所有艰辛的事情都必须经历,同学们一定不要怕苦,最重要的是,拼搏时,一定要心怀梦想。”邓园以自己为例,当她刚刚进入高三年级时,就曾坐在台下听当年的优秀高考生分享经验,当时心里就立下目标:希望来年自己也能坐在台上与别人分享我的经验。就是这个目标,一直支持着她,即使学习再苦再累,她也没有放弃过。
在作文方面的训练,邓园建议多记例子,心里要有几个熟悉的事例,并且话题较为新颖的,比如是几个名人、轶事等,一般名人身上都会有多处可学之处,只要熟悉他们的事迹,无论什么话题的作文,基本都可以套用作为事例来用。
王慧敏:拥有三法宝,“精细做题、好习惯、自信”
王慧敏进入高三复习时间比别的同学都晚,因为要参加竞赛,她是从当年10月12日,才回到学校进入复习,虽然比别人晚了几个月,但仍以优异成绩考上清华。“现在才8月,现在开始不会晚的。”王慧敏的一番现身说法,让一些担心“高一高二没学好,现在高三来不及”的同学宽心不少。
王慧敏表示在学习中,她不用题海战术,而是精细做题,并且反复做。一本习题,她第一次做时,将错题标上记号,第二次专门做那些有标记的题,因为自己做的题不多,所以有时间可以回头反复做,直到熟记。
第二个法宝是“好习惯”,在高三时,王慧敏养成的一些好习惯,一直伴随至今,例如英语不好,她就固定每天中午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做英语,当她发现自己单选题做不好时,就花了两个月的中午,专门做单选题,最后发现,原来单选题都是大同小异的,做起题来也比较顺手了。此外,在晚上回到宿舍后,她也会用一个小时来学习语文。早读时间,她习惯大声读书,这样即有利于记忆,也可以赶跑“瞌睡虫”。这些好习惯,她一直保持至高考前,“现在我不学习,都有点不习惯了。”王慧敏说。
王慧敏的第三个法宝就是“自信”,她说,在高三的众多次月考中,她的成绩一般固定在760分上下,最高时也不过考了780多分,距离清华的录取分差了七八十分,但她仍然相信自己能考上,于是凭着坚定的意念,一点一点地积累,最后终于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请大家不要忽略意念的力量。就算最后没有达到目标,但也不会差得太远。”王慧敏说。
贺昊:学习要淡定,不被眼前分数影响
在活动中,有同学提问如何摆正学习心态,尤其是明明自己付出与别人一样的努力,到考试时却没出好成绩,觉得很伤心。对此,贺昊学长送给这位同学两个字“淡定”,贺昊表示,自己的内在水平最重要,只要内在水平不变,总有放光的一天,平时学习中,要注意感受自身水平的变化,只要有提高,就算考得再差,也没关系。
“如果你的努力只是为了分数,那有什么价值呢?”贺昊说道,学习是为了体现价值,就算没有高考,学习也是必要的,如果是为了高考才学,那永远也学不好,各位同学应该将眼光放长点,心态放远一点,不要被眼前的分数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