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爱心满花城 真情“无障碍”(组图)
9月2日,残疾人士何穗在体验广州的无障碍公交车。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摄
9月2日,残疾人士何穗在体验广州地铁的残疾人地铁牵引机。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摄
2日,在广州亚体中心一楼的大厅内,亚残运会吉祥物“芬芬”笑得格外灿烂,这朵被称为“英雄花”的美丽红棉,象征着残疾人运动员勇于超越、不断进取的精神。打扮一新的“芬芬”似乎在用自己的美丽笑容迎接广州亚残运会倒计时100天。目前,广州亚残运会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并已转入赛会运行筹备阶段,组委会正加快工作节奏,统筹调配筹办力量,力保亚残运会筹备项目与亚运会同步按计划推进。
将于12月12日至19日举行的广州亚残运会,共设19个比赛项目,预计将有约3000名运动员参赛。此外,还有约2000名随队官员、约1100名技术官员以及约2000名媒体记者将前来广州。自2006年11月28日获得亚残运会承办权以来,中国残奥委会、广州亚残运会组委会、广州市坚持“两个亚运同步筹办”的原则,有序开展场馆建设、竞赛组织、运动会服务、开闭幕式、广播电视、信息系统、志愿者、宣传推广及城市运行保障等方面的筹备,为赛时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极大地推动了赛后广州残疾人事业发展和“和谐之城”、“文明之城”的建设进程。
打造亚残运会范例
广州2010年亚残运会的前身,是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运动会(远南运动会)。2006年,重组后的亚洲残疾人体育组织决定,将远南运动会更改为全亚洲共同参与的残疾人运动会。作为首届亚残运会举办城市的广州将因此载入史册,本届亚残运会的赛会组织方式也将成为亚洲残奥运动发展的范例。
目前,亚残运会赛会运行总体框架已全面形成,竞赛组织基本明确。据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广州亚残运会组委会副秘书长林道平介绍,亚残运会确定了19个项目的432个预设小项,已完成制订并公布了总赛程、单元竞赛日程、竞赛项目技术手册等一系列竞赛筹备工作。截至8月28日,共有40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人数报名。
亚残运会组委会参考亚运会标准,制订了亚残运会住宿(无障碍客房)、餐饮、交通(无障碍车辆)、气象、环卫、公共卫生等相关政策,确定了总部饭店、指定接待饭店、定点医院。与亚运会同步,落实了场馆礼宾接待设施、外事工作团队以及旗徽歌、口岸服务、语言服务等;确定了主播机构、媒体政策、转播计划和信号制作计划;开、闭幕式门票售票,竞赛项目免费进入的票务政策。
亚残运会火炬手选拔方案已于日前启动,奖牌制作、体育展示、颁奖仪式等也与亚运会同步筹备。组委会明确,亚残运会沿用亚运会工作团队,在亚运会团队的基础上,增加专门负责亚残运会的工作人员。培训工作也是在亚运会通用培训的基础上,增加服务残疾人的内容,完成了2.5万名志愿者招募工作,集中培训近6000名骨干志愿者。广州亚残运会还专门招募了一批残疾人志愿者。
为扩大亚残运会的社会影响,组委会先后组织了会徽吉祥物口号发布仪式、倒计时一周年晚会、新年晚会、倒计时200天系列活动、上海世博会广州亚残运会宣传活动,编辑出版了亚残运会会刊《我们》及3本亚残运会知识读本。3日,组委会将组织隆重的亚残运会倒计时100天活动,当晚将举行“生命之光”大型慈善文艺晚会。
林道平特别表示,由于各国、各地区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水平不一、有的国家和地区残疾人体育事业经费不足,为支持亚洲各国和地区的残疾人运动员参加首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组委会近期特别制订了资助方案,初步确定为每个代表团提供5个资助名额(其中3名必须是参赛运动员),接受慈善捐助和无障碍车辆配置等。
建设“无障碍”城市
无障碍设施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创造新生活的重要条件,推进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完善,不仅是举办亚残运会的现实需要,也能在赛后为残疾人、老人和有需要的市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为此,广州亚残运会场馆无障碍设施与亚运主体工程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并将于30日全部完成。
据了解,广州市无障碍设施建设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举办第三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开始,经过10多年的大规模建设和改造,各项指标均居于全国前列,还在2005年2月被国家授予“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称号。目前,初步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市主要道路和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网络,健全了城市功能。
结合2010年亚残运会举办的要求,广州市于2008年4月颁发了《广州市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实施方案》,加大无障碍设施新建和改造力度。一是从设计、审图、施工、验收多个环节加强源头控制,坚决消除新建项目无障碍设施漏建情况,建立了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全过程管理机制。二是根据亚残运会场馆布局方案,对沿用亚运会的26个场馆,包括19个比赛场馆、7个训练场馆、运动员村、媒体村、主媒体中心、亚运公园等,进行坡道、盲道、电梯、低位服务设施、厕所、轮椅席位等无障碍改造。三是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将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工作与“创文”任务一起布置,一同实施,一并检查。广州在主要城市道路、商业街、步行街改造缘石坡道、轮椅坡道2万多个,在城市主干道约500个红绿灯路口安装了盲人过街音响信号装置,350个路口安装了行人灯闪倒计时器。全市对75个公交站场进行无障碍改造,已完成33项,9月底前全部完成。目前广州已有10台无障碍公交车,计划购置500台无障碍公交车、100台无障碍中巴和100台无障碍出租车。已在13条公交线路安装盲人语音遥控报站系统,还将在新增加700台无障碍车上安装盲人语音遥控报站系统。广州地铁每一个站都设有残疾人无障碍设施。
共筑 “爱心之城”
为让残疾人士与健全人一样享受到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广州市把扶助贫困残疾人纳入“十大民心工程”、“惠民66条”,从住、行、学、就业等各个方面关爱他们,共筑 “爱心之城”喜迎亚残运会。如今,全市50多万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水平明显提高。
当前,广州市约22570名低保和低收入家庭的残疾人和本人无经济收入的一级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除享有最低生活保障金外,还享受最高144元的贫困残疾人专项补助金。在农村贫困残疾人安居工程的资助下,累计有3321户享受低保、居住危房(土坯房、茅草房)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住进了面积为50平方米的新房,460户城镇残疾人家庭入住廉租房,其中110户享受租金补贴。
教育就业方面,在政府资助和奖励支持下,95%以上的城镇适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接受了义务教育,广州市康复实验学校、广州市康纳学校填补了国内脑瘫和自闭症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学校的空白;盲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华师网络学院残疾人班、电视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以及中央电大奥鹏远程教育管理中心招生点,拓宽广州市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渠道。据统计,广州残疾人登记就业率达85%以上。
医疗康复方面,广州建立了覆盖16个病种的贫困残疾人慢性病救助制度,43080名残疾人参加了包括“新农合”在内的社会保险,累计8万多人次的贫困精神病人得到免费门诊,全市残疾人法律援助网络网点达144个,助残志愿者队伍10万多人。为解决孤独症的儿童的康复、就学问题,广州市成立了康纳学校,成为全国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公立的专门为孤独症儿童提供义务教育与康复治疗的学校。残疾人康复正朝着“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推进。 有关专家认为,广州市亚残运会的召开,将带动社会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提升了全社会人文关怀的整体水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让市民群众对残疾人的生活和保障关注度持续“升温”,推动广州市、广东省、乃至全中国、全亚洲各界人民共同行动起来,支持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扶贫等事业的全面发展。
“我们欢聚,我们分享,我们共赢”,广州2010年亚残运会的口号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内涵。由残疾人和健全人组成的“我们”,由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组成的“我们”,由亚残运会举办方、参与者和残疾人运动员组成的“我们”,融为一个整体,共同期盼广州2010亚残运会的到来。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