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治堵拟禁外地车入市区 不限私家车上牌
由国内外知名专家30人组成的交通治理专家组聚集广州,对《亚运后广州中心城区缓解交通拥堵方案(讨论稿》(以下简称方案)进行研讨,为广州治堵出招指路。
整个方案分为8个板块共30项措施,未来5年,广州交通的治堵大计将分3步走。力争实现中心城区干道车速不低于25公里/小时,用3年的时间重点发展公共交通,缓解中心城区交通节点拥堵,实现城市正常运转,交通状况不再恶化。
与北京不同的是,广州的治堵方案不涉及“限制私家车上牌”。
货运场和批发市场搬出
对中心城区货运市场实施规划调整和整治搬迁。加快推进“发展区”物流园区、新型货运站场的规划建设,适时加强货车交通管制措施,分步推进落实增槎路等路段沿线20余家货运市场、货运停车场的搬迁撤场。对中心城区批发市场实施整治搬迁。
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段
加快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段、改造重要交通交叉口。一是打通断头路,包括新建新滘西路过江隧道、白云六线、如意坊大桥及南北配套道路工程,建设芳村大道、猎德北延线-北环等。二是拓宽瓶颈路段,包括拓宽中山六路。三是改造重要交通交叉口,包括推进广州大道、沙太路快速化改造,拓宽广州大桥、洛溪大桥。
此外,建设安全、连续的步行系统,适度发展自行车。缓解自行车与机动车和行人争道的现象,为慢行交通接驳公共交通提供便利。
中心城区公交优先通行
方案提出,将继续以超常规的建设力度推进地铁建设。未来5年,预计新建9条地铁线路。
到2015年前建成公交站场16个,新增公交站场用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其中西朗等公交枢纽站8个、珠江新城等首末站8个,同时积极推进中心城区港湾站改造及公建配套的公交站场建设。
推进早晚高峰公交专用道的施划。到2013年施划公交专用道214公里,总里程超过300公里,实现公交车辆早晚高峰较快通行。
对已设置公交专用道、公交线路密集、客流量较大且交叉口有条件的主干道进行公交优先信号配置。到2013年,计划在中心城区新建50处公交优先信号系统,进一步提高常规公交的运输效率。
停车实施差别化收费
今年,着手调整全市停车场的收费标准,提高停车费用,并按照“区域差别化,时间差别化”的原则,将广州市区域划分三类不同区域实施差别化收费。对于路侧停车、路外露天停车、停车楼(库),每天7:00-22:00实施阶梯性的停车价格。对于住宅停车、夜间停车及驻车换乘停车收费价格原则保持不变。
在市区外围的地铁枢纽换乘站多建停车场。完成嘉禾、坑口、海傍、南浦、汉溪长隆等一批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站点建设项目,引导市民通过停车换乘方式进入中心城区,减少中心城区交通流量。
外地车或禁入市区
2011-2012年,重点解决分离环城高速过境交通,分步将内环城高速路纳入市区货车交通管制范围。引导过境车辆通过华快三期、北二环、东二环、东新以及即将开通的广明高速公路通行。
方案指出,将研究推行禁止非本市籍机动车在市区行驶的措施。
拥堵费先研究定价
方案新增一项措施,以后每逢各大商场搞大型促销活动,周边道路可能实施临时性的交通管制。
此前被讨论多时的交通拥堵费问题,此次方案再度将其提上日程。方案表示:“借鉴新加坡和伦敦通过征收交通拥堵费调节车辆数量的经验,研究提出符合广州实际的调节交通拥堵费的时段、范围、定价基准和收费形式,对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停车场可预定车位
以珠江新城为试点,建设应用停车位预定系统,到2013年,实现全市50%以上的停车场动态信息资源共享,30%以上的停车场提供车位预定服务。
相关 不治堵前景堪忧
广州全市机动车拥有量达到214.5万辆,其中汽车保有量达161万辆,2010年新车上牌量超过30万辆。近5年来,广州市私人小客车的平均增长率达到22.1%,高于北京、上海。
2010年9月,晚高峰全市60条主要道路中,速度低于20公里/小时(被视为拥堵的标准)的道路约15条,占25%。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2013年交通拥堵范围将扩大至大部分中心城区,全市60%主要道路的车速将低于20公里/小时,交通形势令人堪忧。
5年大计三步走
方案提出,落实缓解交通拥堵将分三步走:
第一步:2011年率先从财政、用地、路权、信号等方面制定“公交优先”落实措施,新建110公里的公交专用道网络。
第二步:“至2013年,公交专用道里程超过300公里。2013年全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力争达到65%(目前为59.6%)。
第三步:2014年到2015年,基本实现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协调发展。初步完成过渡区货运市场和内环路以内对交通造成影响的批发市场的搬迁。通过合理调整城市空间布局,促成外围组团城区发展。到2015年,“公交优先”全面落实,基本实现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70%的目标。
专家组评治堵方案
昨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方滨兴教授公布专家组讨论结果称,广州的这一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专家组原则上同意方案,认为中心城区应逐步提高机动车出行成本,重视单向交通组织,强化微循环道路与主干道的连接,与此同时整合提高公交服务水平。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