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海南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新闻搜索:
  广告热线:0898-66835635
 您当前的位置 : 海口网2011专题>

妈祖文化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1-03-19 08:05

 

 

  始建于元代、有700多年历史的海口市中山路天后宫,是海南现存最早的妈祖庙。因为藏在中山路老街里,无论从地面还是空中均已看不到全貌,只有左侧小巷里的指示牌提醒人们,这里有一处古迹。

  自古以来,海上航行凶险无常,生死未卜。大约1000多年前,一位善良的福建湄洲女子,被渴望平安的人们演绎成能逢凶化吉的海上保护神———妈祖。从宋至清,妈祖的称谓一次次被改变:林姑娘、灵惠夫人、天妃、天后。在千年的传播中,形成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妈祖文化也被闯海人带向世界各地。

  海南岛四面环海,岛上移民或渡海而来,或以海为生。海南与海洋的深深情结,注定了妈祖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据有关记载,最晚至元代,海南已有多座妈祖庙,而后明清两代更是盛行,并延续至今。

  每次出海捕鱼,临高县调楼镇的船老大们都要到渔港边的天后宫上香祈福,祈求海上行船平安,捕捞满载而归。这座天后宫,是记者在海南岛见过的最高大的一座纪念妈祖的庙宇。它临海而建,坐落在距海平面约10米的高地上,入庙朝拜须拾级30个台阶,站在庙前向西可望见北部湾上的艘艘渔船。

  站在庙门,但见庙分三进,占地亩余,高逾十米,气势不凡。庙内雕龙刻凤,栩栩如生,楹联壁画,功力深厚。守庙的是66岁的老渔民林文香,这位个头不高的老人身上还有一股海水的味道,飞逝的流光在他脸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痕迹,稀疏而泛白的须茬,浑浊而凝重的眼神,让人感到他经历的风浪必定不少。

  林文香从船上下来整整10年了,妈祖对他来说是一生的精神寄托,无法再出海捕鱼时,他便主动要求到庙内陪伴和守护妈祖。

  林文香说,这座天后宫始建于清代,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庙中原有很多古老的碑刻和木雕的楹联,却都毁于天灾人祸中。在过去的漫长岁月中,天后宫灾难重重,要么被海盗焚毁,要么受风暴摧残,庙宇先后经过多次修复和重建,现在的样子是去年10月重修完毕的,在规模上超越了从前。

  也许可以这么说,调楼渔民现在的天后宫已经丧失它作为文物的历史价值,但它历经几百年而不至于消失,至少能够说明其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一种朴素的民间信仰。

  海南最早的妈祖庙在哪里?

  延续千年的妈祖信仰并非空穴来风,但今天大多数朝拜者并不知道妈祖是谁,又是从何时开始信奉的。

  其实,妈祖确有其人,而且有名有姓———林默。她是北宋年间生活在福建莆田湄洲岛上的一位民间女子。相传在北宋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27岁的她羽化成仙后,常常“显灵”救助海上遇难的人们,当地人便建庙供奉,尊称她为“妈祖”。从宋代到清代,林默先后受到历代朝廷的30多次褒封和加封,封号从最初北宋宣和五年的“顺济”,南宋的“灵惠夫人”,元代的“天妃”,到清代的“天后”。

  作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自宋以后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了较广泛的民间崇拜,并逐渐传播到沿海各地。明《正德琼台志》写到,最晚在元代,琼山、万州、崖州和感恩等地,就已经出现了“天妃庙”。不过,记者根据这些线索寻访时发现,万宁、三亚和东方的“天妃庙”已无遗迹,目前尚存的历史较久远的是位于海口中山路和白沙门上村的两座天后宫。

  日本学者小叶田淳的《海南岛史》也提到:“海南岛最初的天后庙,是元朝时代建在白沙津和海口的。”

  这里提到的海口天后庙,便是今天位于中山路的天后宫。据记载,中山路天后宫始建于元代,占地约1400平方米。700多年间,天后宫历经多次修葺,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咸丰十年(1860年)。2000年6月15日,海口市将其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遗憾的是,同年11月,海口市商贸企业改制时,将天后宫当作直管公房抵扣职工安置费,作价90多万元出售给原中山华侨商场的31名职工,并已办好过户手续,使得天后宫成了私人店铺的仓库。

  记者日前采访时想入庙中看个究竟,遭到断然拒绝。经街坊指点,才知妈祖像被临时安置到庙旁一间低矮的厢房里,处境颇为凄凉。84岁的当地老居民李爱梅回忆道,从前的天后宫香火很旺,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人人都争着到庙里抢上第一炷香。

  庙里现存一块明代万历年间的“天妃田记”石碑,可惜已断成两半,上面记载着该庙地产范围的文字还清晰可见,看来历史上的妈祖庙不光靠流动的不稳定的香火钱维持运作,还有固定资产加以保障。

  时过境迁。当初居“琼郡环处滨海海门一区,犹郡治要津,通南北而便商民者”的中山路天后宫,如今已不再濒临港口。虽外观残败,但这座海南最负盛名的天后宫,依旧气宇不凡。省文体厅文物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亦平对其建筑风格评价甚高:“典型的中国传统抬梁式结构,而且做工精细,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建筑水平和社会背景,因此非常必要对其采取保护措施。”他透露,目前省文物保护部门正在认真调研,制订方案,在原地保护或异地重建问题上将作出最终决定。

  海南妈祖庙宇有多少座?

  为了弄清海南岛上的妈祖庙宇到底有多少座,记者在查找史料的同时也实地采访了有关人士。

  研究表明,早在宋元时代,妈祖文化便随福建或广东商人落籍海南,他们乘船渡海而来,一定要拜祭妈祖。明万历《琼州府志》写道:“今渡海往来者,官必告庙行礼,而民必祭卜方行。”每逢妈祖诞辰(三月二十三)和忌日(九月初九),岛上大都举行游神、演戏等活动,春秋二季,年年如此。

  有关海南的各种史书和方志对妈祖庙也多有记载。据考证,整个元代,海南岛的妈祖庙仅有5座,明清两代却增加了42座,遍布琼州府的13个州县;数量最多的是文昌县,达11座之多,其次是万宁,有7座。明清时期海南岛民信奉妈祖之风由此可见一斑。

  及至近现代,妈祖庙宇在海南有增无减。记者近期实地调查得知,仅海口新埠岛就有天后宫6座,而在临高的调楼和新盈等沿海乡镇,有的村子甚至有两三座妈祖庙。其实,在海南岛只要是有港口、码头和商埠的沿海地区就有妈祖庙,数量之多估计超过100座。

  明清两代,海南许多建在港口要津的妈祖庙,本身也是来琼闽粤商人联谊经商的会馆。如海口海甸岛白沙门上村的天后宫,就是福建漳泉会馆。

  白沙门上村天后宫共有三进,前门石匾刻有 “天后宫”三个楷体大字尚可辨认,落款为重修时间———嘉庆十八年(1813年)。该庙其余部分已经基本坍塌,不过现存的横梁上的雕刻技艺十分精湛,让人叹为观止。看庙的陈阿婆感叹道,这里的香火已经大不如从前了,想重修也不行,因为按规划这里马上要修路。其实,白沙门上村原来还另有2座天后宫,遗址尚在,但庙已不存。

  海南岛的妈祖庙为何如此之多?海南大学教授周伟民认为,海南岛四面环海,而且是个移民岛,沿海居民大多数以海洋捕捞和航运为生。对于外来的闽粤移民,他们相信是在妈祖的保佑下才安全抵达海南的,本来就有民间信仰的根基;对于靠海维持生计的人们,妈祖就是他们的海上保护神。加上大量有关妈祖“显灵”的传说,导致自宋至清朝廷多次颁旨册封妈祖各种称号,更加坚定了妈祖民间信仰的广泛性。

  妈祖信仰为何盛行海南?

  有学者研究认为,妈祖文化在海南的传播以明清两代最为兴盛。

  暨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王元林博士,对明清时期海南岛的妈祖信仰现象进行系统梳理时发现:在两代新建和重修妈祖庙宇的活动中,有确切姓名记载的近70人,其中政府官员有58人,他们大多数是当地的县令、知县;商人参与建庙的也近10人,他们大都是外来经商者。如定安县中街东向的天后庙,便是明万历年间由广府南顺新三邑(广东南海、顺德和新会三县)商民创建;万州朝阳街的妈祖庙,一由五邑(鹤山、台山、恩平、开平和新会)客商所建,另一由潮州客商倡建。

  由此可见,“政府官员成为妈祖信仰在海南岛上发展的主体,而商人则是推动海南岛妈祖信仰的另一支重要的力量。”不过,王元林认为,明清时期妈祖信仰在海南岛的盛行,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当时海南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从宋元开始,我国的海上交通和贸易迅速发展,海南作为海上航运要地,以及本身拥有的珍贵热带作物货源和海产品,吸引了大量商贾。随着海运经济的发展,历来信仰妈祖的闽粤商家便大兴妈祖庙,这种妈祖庙与商家之间的互动关系,促使民众更加信仰妈祖。

  琼海嘉积万泉河畔有个大溪头村,大溪头村口附近有个码头,码头右边有座“南天圣娘庙”,庙里供的正是妈祖。村民刘家权称已不知该庙建于何时,总之已经历了几个朝代。庙最早是由从大陆渡海来做买卖的船老大修建的,后来专事码头搬运的大溪头人也到庙里朝拜。到了现代,外地商船渐渐少了,直至不再有人打理,大溪头人便接过手来,当作本村的庙宇加以维护管理,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还先后进行2次较大规模的维修。

  如今的“南天圣娘庙”是大溪头村及附近居民求子、求财、求平安和求姻缘的去处,看来妈祖已经不仅是其原先单纯的海上保护神形象了。

  明清两代也是汉族移民上岛的高峰期。王元林研究认为,明清上岛移民主要来自两广、福建和江南一带,尤其是与妈祖同乡的福建人,本就信仰妈祖,他们的到来为妈祖信仰在海南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民众基础。此外,明清时期海南屡遭海盗侵扰,政府官员和民众都寄望妈祖来庇佑他们的生命财产,加上当时一些妈祖“显灵”的传说,更加让人信赖妈祖是无所不能的。

  妈祖文化的形成

  妈祖文化流行于汉文化圈内上千年,是一种源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

  目前海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妈祖与关羽、岳飞一样,不是杜撰的偶像,而是从人民中走出来的、被神圣化了的历史人物,她姓林名默,生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卒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是生活在福建莆田湄洲岛上的一位民间女子。

  传说中,妈祖出生当天傍晚,邻里乡亲看见满屋红光,晶莹夺目,香气飘荡久久不散。由于自出生至满月一声不哭,故取名林默。她熟悉水性,能驾云飞越大海,拯救海难,在湄洲湾海域遇风触礁蒙难的船只常得她的救助;善观天象,预知天气变化,能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她还精研医理,能用草药为人治病,救人防疫减灾。27岁时,于重阳节前一天,林默告别家人,直上湄峰峰顶,化作一道白气,冲上天空。此后乡亲们便时常看到她“显灵”,或盘坐于云彩雾霭间,或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拯救遇难的渔民,于是就在她升天之处建成祠庙,尊称她为“妈祖”,虔诚敬奉。民间也有“林默是在拯救海难时不幸遇难”的说法。

  有关学者认为,妈祖信仰的产生和远播是北宋以来中国海事活动频繁及朝廷加以利用宣传的必然结果。北宋时期,中国航海业已日益发达,福建沿海已开始成为航海转运的一个要地,由于海上航行常常遇到狂风巨浪的袭击,航海人普遍产生了祈求神灵的迫切心理,妈祖信仰便应运而生。曾经七下西洋的郑和,每次出使,船上都供奉妈祖。郑和一生奏请皇上修建了多座妈祖庙,并亲自撰写过《天妃灵应之记碑》和《通番事迹碑》的碑文。

  与此同时,受阴阳学说的影响,古代中国人认为水神应属女性,而妈祖恰巧又是女性中的人杰和航海者最敬仰的一位海神,因此,在当地士宦的提议和倡导下,朝廷也频频给予妈祖赐封,妈祖的地位越来越高。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妈祖被赐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圣母”,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又被赐封为“护国庇民妙应昭应普济天后”,“天上圣母”和“天后”从此便成了妈祖的圣称。

  随着妈祖从一个民间女子逐渐演变为“天后”、“天上圣母”,妈祖信仰也逐渐从湄洲岛走向全世界,建于北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的湄洲祖庙也很快成为妈祖文化的圣地和海内外妈祖信众崇仰的中心。此后千年,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纷纷创建妈祖庙。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妈祖庙近5000座。

  最近几年,但凡东南亚地区和福建等地举行妈祖文化研讨或庆典活动,都会邀请海南大学周伟民、唐玲玲教授参加,这对已过七旬的伉俪,现在还是马来西亚“雪隆海南会馆天后宫妈祖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有道是“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海南人”,在周伟民夫妇看来,“有海南人的地方就有妈祖信仰”,因为作为二次移民的海南人,已经把妈祖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并且借助海南会馆的便利条件,落地生根,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产生积极影响和发挥乡团联谊作用。

  海南人在海外所建的妈祖庙,不少已经产生了积极、良好的社会影响。新加坡国立大学李焯然博士调查发现,始建于1902年的新加坡“琼州乐善居”,专门收留和照顾孤苦伶仃、老弱多病、晚景凄凉的同乡,目前已经发展成一所有150个床位的老人院,并且打破籍贯和宗教界限,收留其他籍贯、种族和信仰的国民。100多年来,一直在背后支持这个福利机构的,竟然是“琼州天后宫”。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的妈祖庙近5000座。分布的国家和地区除中国外,还有亚洲的日本、朝鲜、韩国、印度和东南亚各国,澳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美洲的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欧洲的挪威、丹麦、英国、法国,以及非洲大陆的南非。在中国大陆,妈祖庙分布在22个省市的450个县,其中福建莆田一县就有316处之多;香港有57座,台湾全岛达到1500多座,。

  对于妈祖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现象,周伟民教授分析了原因:“这主要源自中国久远的海洋文化,体现出了中国人开拓海洋的观念;世界各地华人通过妈祖祭祀和学术研讨活动,能让海外华人增强自强意识,促使民族意识觉醒,凝聚中华民族的全体性。近几年国际范围内的妈祖文化活动十分活跃,这对团结全球华人起到了文化纽带的作用,同时也是国内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事业的桥梁。”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来源: 南海网  ] [作者:] [编辑:王怡] 
热词推荐:净化_ 绿化_ 彩化_ 亮化_ 美化_ “五化”_ 海口城市更新_ 海口“五化”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