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灰社会:“背后都是肮脏的”
在Wiki问答、百度知道等社区,通过虚拟问答的形式,在回复中植入藻油DHA安全性更高、纯度更高等正面信息;在亲子、育儿论坛全面覆盖;用消费者的口吻和角度,发起“万人签名拒绝鱼油DHA”的签名运动;通过草根博客对相关新闻进行大量转载,根据新闻作出引导性评论解读;在网络新闻中大量转载,强化其中DHA的内容。
这种手段的应用,并不单单是蒙牛。有意思的是,事发后蒙牛在回应中称,“2003年到2004年间,伊利集团曾花费超过590万元,雇佣公关公司对我公司进行新闻攻击。”
这场颇似“黑吃黑”的丑剧,在网络中并不鲜见。
早在2009年12月,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就报道过一家号称“短平快、5万块”的网络公关公司,其公司营销总监称“5万块可影响法院判决”,被称之为“史上最牛逼的网络黑社会老大”。
在众多焦点事件中,都能看到这类“打手”公司或隐或现的身影。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吕本富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按照正常的传播规律,一个热点话题在网上的传播高峰时正常为三天,如果持续维持是违背自然传播规律的,在三到五天后,如果突然再次出现传播的高峰,又没有特殊的原因导致旧话重提,就极可能是人为推动的。
“至少50%左右热帖是经过人为设计的。”根据对一些波形图的分析,吕本富称,一度被热炒的王老吉“添加门”、360离职员工爆黑幕,以及康师傅“水源门”等事件,都明显出现了“人为操作”的痕迹。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