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海南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新闻搜索:
  广告热线:0898-66835635

名校硕士践行“三贴近” 走基层锻炼专业能力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1-09-08 14:04

  体悟井冈精神提升专业素质增强传播能力

  ——记五校国际传播研究生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及国情教育培训

  2011年7月18日至24日,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复旦大学近170名国际传播专业研究生来到井冈山干部学院,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专题培训。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革命胜利的光辉起点、中国革命精神的发源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圣地。短短七天里,这批井冈山干部学院史上最年轻的学员们重温井冈山的历史、走进井冈山的山林、学习井冈山精神,用新闻人的专业眼光报道井冈山,表现出青年一代新闻传播者独有的风采。期间,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采写了291篇稿件,拍摄了上万张照片并精选出199幅新闻照片,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井冈山的历史和现实,表达了井冈山革命精神给他们带来的触动和思考。

  18日上午,国内部分高校新闻院系的研究生在井冈山干部学院举行了革命传统教育开班仪式。清华大学赵艇摄

  18日上午,国内部分高校新闻院系的研究生在井冈山干部学院举行了革命传统教育开班仪式。图为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张友南为学员授旗。高国全摄

  在开班式授旗仪式上,当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张友南把四面红旗传递到学生手中时,领队张文祥说:“在这神圣的时刻,我们接过的是红色的传统,传递在肩上的是时代的重任,铭记在心的是历史的责任。”

  “我们感恩这一周,联系起了五所学校的同学与老师,联系起了国际传播与井冈山干部学院,更联系起了激情燃烧的那一代人与我们这一代的青春。我们的青春,我们的事业,我们的理想,我们的信仰,都在这里找到了意义。”来自复旦大学的唐颖娴同学在培训结束后感慨道。

  学习党史 坚定信念 增强责任 明晰使命

  七天的培训课程安排得可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取得了显著的实效。170学员共参加了3次专题教学、10次现场教学、1次体验式教学、1次激情教学,对于党史和国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加强了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不少学员都表示,来井冈山学习,首先是一种史实的补充和汲取,是一次重新认识中国共产党、认识新中国的机会。“之前我们更多看中专业技能的培养,包括英语写作技能、翻译技巧,对国情、党史的了解完全不够,但是这次学习非常生动。以后我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在闲暇之余也要读一读这方面的书。”清华大学的岳媛同学说。

  18日上午,国内部分高校新闻院系的研究生在烈士陵园里庄严宣誓高国全摄

  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史短暂而重要,中国革命历史中的大事件,例如建立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创立大都在这里开始。而通过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参观小井红军医院等,不少同学的共同认识是:在当年那样艰苦的困难条件下,唯有信念是支持着革命党人追求理想、坚持信仰的力量和源泉。尤其在听了老红军后代的历史讲述后,年轻人才明白,那时的革命党人不为名、不为利,只是心存理想和信仰,为劳苦大众打天下。

  18日上午,国内部分高校新闻院系的研究生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敬献花圈,表达他们对革命先辈的缅怀之情。清华大学袁梦晨摄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进行现场教学的时候,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师杨少华博士说:“一排排烈士墓碑后都镌刻着两个字:青春!通过阅读一本本井冈山烈士的生命之书,能够让当代的青年们寻找到报国为民的力量之根、精神之源。”

  通过培训,同学们对杨少华老师这段话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朱唯希感慨道:“对于我们青年一代来说,回顾中国革命艰难的历程,重温革命时代洋溢的爱国热情,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不断地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任务。”

  中国人民大学带队老师钟新认为,这次培训让学生们体验式感悟了这个曾经发生那么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地方。“不光是信念或是优良传统,对于今天我们党的一些执政方针、方略和做法的源头有一个追根溯源的作用。”

  此次活动组织者陈涛也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对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思想认识上得到了提高,对今天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深入走访基层加深国情认识

  茅坪毛泽东贺子珍旧居,八角楼顶,毛泽东正是在这里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八角楼的灯光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曾育雯摄

  19日,参加革命传统国情教育的学员们参观了行洲标语遗址,图为清华大学出境“记者”在讲解员的讲解下仔细端详墙上的标语清华大学梁怿摄

  作为国际传播专业的研究生,他们中多数人未来将肩负走向世界介绍中国的伟大使命。因此,同学们不仅通过各种专题讲座学习中共党史,更通过参观和走访基层,走进农民家庭,和大学生村官交流,了解井冈山新农村建设和城镇规划等发展情况,加深对国情的认识。 “我们做国际传播,向外国受众介绍的时候,如果对自己国家的国情没有准确的把握和全面的了解,报道过程当中就会有失偏颇、有所偏差。”陈涛说。

  很多学员都认为,这样的参观考察对于提高国际传播新闻工作者的素质修养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复旦大学的浦铖杰同学在代表本小组发言时说道:“我们身处井冈山,正是要贴近群众,深入群众,切切实实地去听、去看,去了解这块红色革命圣地以及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人们的过去以及现在。贴近群众,深入群众,从网上走到网下,深刻了解国情后,才能把报道做扎实,才能更好地世界表达中国,向中国说明世界。”

  中国传媒大学的王林群同学则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感受这一切:“尤其是参观行洲村标语群,我觉得当时的传播方法特别务实,切实考虑了老百姓的实际需要和受众的接受能力。而如今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呈现方式则非常视觉化、高科技化,是一种符合当下的现代传播方式。” 有同学在自己的感想中这样写道:“井冈山干部学院杨少华博士说:老人通常很唠叨,但是,他们所唠叨的是毕生的结晶。作为青年人的我们需要一座桥梁,去理解激情燃烧的那一代人,和他们身上的精神力量。我想,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来到这里。因为我们肩负着向中国报道世界、向世界传播中国的责任,我们的信念坚定,至关重要。而深厚地了解我们的国家,却是实现这种使命和责任的不二法门。”

  吃苦、合作、实事求是新闻工作者基本素质得到加强 活动组织者陈涛老师谈到此次培训活动时说,现在同学们还在学校读书,新闻实践方面还有所欠缺,但这一点在工作之后很快就可以弥补。而一个人的理念、精神风貌和思想是在学校里就固定下来的。

  的确,井冈山干部学院专门为这些年轻学员设计的课程,不仅让大家深深体会了什么是井冈山精神,更让这些未来的新闻人得到了新闻工作者基本素质的历练,强化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22日,国际新闻传播班井冈山实践,重走朱毛挑粮小道,图为在陡坡上前进的同学们清华供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极其严酷和艰苦的斗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保持着惊人毅力和旺盛斗志,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正是当今青年人应铭记和学习的。走的是当年的朱毛红军挑粮小道,吃的是红米饭,喝的是南瓜汤,大家就是在这样的体验式教学中体悟革命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 “我们所体验的,只是当年漫长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最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回望当年,我们更应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吃苦耐劳,更要坚定信念,因为有时候人的潜力要比自己想象的大很多。”第一个走完三千米挑粮小道的孙苏同学如是感慨。

  7月23日,在联欢会上,中国传媒大学同学及带队老师集体诗朗诵大合唱马淑敏摄

  无论在现场教学点,还是在学院的课堂,或者是联欢会的现场,各校学员们总是整齐亮相,共同学习、共同研讨、相互帮协助,体现出了强烈的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虽然活动结束了,但大家一起唱的红歌似乎还在耳畔回响,我们班级的凝聚力空前提高了。”中国传媒大学的罗鹏同学说。 而有的同学则受井冈山时期党的宣传工作启发,对实事求这一理论原则有了新的感悟。“当年党的宣传方法因‘受众制宜’,充分符合老百姓的沟通思维和方式。比如现在保留着的宣传标语,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用来给农民宣传共产主义思想,是非常有效的。同时,当年的毛泽东为了深入了解当时中国农村的真实情况,走遍了整个罗霄山脉。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启发,那就是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人民大学的赵九州同学说。 红军后代江满凤在与同学们座谈时,一番朴实的话语也打动了年轻学子们。江满凤是一名清洁工人,井冈山红军的后代,因为演唱爷爷牺牲后留下的红军歌曲《红军阿哥你慢慢走》而成为井冈山的明星。当时,市里曾考虑为她安排一份工作,结果被她拒绝了。没读过多少书的江满凤说出的话却那么富有哲理:“如果到了市里面去工作,我的笔杆子可能比我的扫把都重!”

  岳媛同学感叹到,江满凤非常清晰地认识自己、定位自己,拒绝不适合自己的诱惑,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事,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事。

  积极参与新闻实践报道成果丰硕

  七天的培训中,新闻学子们抓住难得的实践机会,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坚持新闻报道,锻炼专业技能。五校的新闻专业研究生各自以小组为单位,白天学习和采访,晚上撰写报道。经过热烈讨论和相互启发,在媒体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共写出291篇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专访、特稿、评论、诗词、微博心语等各种体裁;拍摄了上万张照片并精选出199幅新闻照片。

  “在井冈山这座课堂里,大家不仅受到了灵魂上的洗礼,也汲取到了学业上的收获,得到了新闻实践上的锻炼。”培训班领队张文祥说。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新闻学子们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坚定了新闻理想,收获了专业知识,通过采访报道,渐渐读懂了中国共产党,读懂了中国,读懂了自己。 毛泽东曾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对于中国的国际传播、国家形象塑造,这些年轻的新闻学子深知“笔杆子里出话语权”。七天的新闻实践中,他们放眼井冈山,深入井冈山,体悟历史,也关照现实。 就拿复旦大学的同学来说,他们不仅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新闻,更能在短时间内撰写较有深度的特写报道。从井冈山市茨坪镇市中心的“天街”商业街来看井冈山的红色经济之路;走访在井冈山的上海老知青,见证革命圣地50年变迁;从绿色着眼红透了的井冈山,还原革命圣地的生态原貌。

  7月20日,清华大学的学生们在司久岳老师带领下进行每日例行评稿清华大学杨绍功摄

  来自央视的粟国祥老师在为同学们点评稿件摘自@SISY希婧微博

  而对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同学来说,每天晚上9点都是媒体老师为他们“开小灶”的时间。他们主动邀请各位媒体老师,对新闻作品进行点评,指导老师往往一讲就讲到了深夜。 中国人民大学的钟新老师认为,对于准新闻人来说,这是很好的工作锻炼和实战演习。“我发现大家都各有高招,很多同学白天出去采访已经很辛劳,晚上回来还要坚持写稿。在稿件质量上,体现了很强的专业性、新颖性、独特性。这是一群有思想的孩子,我感叹大家的多才多艺。” “大家都是85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这次行程紧,大家就这样熬夜写稿,非常有激情,尤其是我在挑粮小道上碰到两个中国传媒大学的同学还扛着摄像机,一路采访,从起点一直到终点,真的特别感动。”中国记协网的高国全作为负责此次活动报道的专业记者,为大家的敬业精神深深感动。“我希望同学们能保持这种热情,知道自己肩负着重大责任。在对外发声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准确、客观、实事求是。” 结业式上,张文祥同志对大家说:“将来不论走到哪里,不管从事何种工作,井冈山的革命传统不能丢,党和人民的重托不能忘,国家的责任和使命担在肩上,要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是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队伍。”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小三对此次培训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在这里学习了理论、革命史和优良传统,激发了情感,加了油,添了劲,增加了真理、历史、信仰的力量,这三股力量是每一个希望成就事业、为社会做奉献的人所必须具备的。”

  【启示一】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是培养青年一代的良好方式 加强党史国情、革命传统方面的教育,对于中国青年一代来说,是读懂历史、读懂国家、读懂自我的一种方式,也是塑造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实事求是、勇闯新路等精神的好方法。 如今的青年人,离历史越来越远,而历史是应该有所传承的。了解这段历史、了解井冈山精神,对坚定青年一代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坚守信仰都是非常有益的。 在24字的井冈山精神中,井冈山干部学院培训部学籍管理处处长肖义巡认为,“勇闯新路”对年轻人来说最重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最主要得益于它。对青春有活力、年轻有朝气的年轻人来说,知识积累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创新就显得格外珍贵。这个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发展,为了跟进步伐,必须创新,如此国家才能快速发展。”

  7月24日,国际新闻传播硕士培训结班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赵九州代表全体学员作总结发言清华大学杨绍功摄

  中国人民大学的赵九州同学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中,他们要继续学习井冈山革命敢闯新路、创新思维的勇气和精神,并将之运用到工作当中。“坚持原则、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用无悔的青春来为国际传播事业贡献力量。”

  【启示二】参与社会实践是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有效途径

  要做好国际传播,既要知已,也要知彼。知已,就是要了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深刻认识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从而向世界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通过组织这次培训和社会实践,学生们走进基层,通过亲身体验,对中国现实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感受更加直接。

  中国人民大学的钟新老师就有着这样的感受:“这种社会实践继续搞下去是很有意义的。不过对于大学生来说,除了这种集体行动,还有其他方式。我倒是觉得大家可以追求一种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社会调查的意识,不是非要把大家组织到一起才去做社会调查——平常到哪儿都可以多个新闻眼,去发现和观察,把新闻日常化、常态化。”

  人民日报国际部部委委员、高级记者蒋安全说:“我们处在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也日趋多元,同学们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也是多元的,而未来从事媒体工作就是处在意识形态的前沿,舆论导向的错误将给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通过学习革命传统可以帮助同学们牢固树立红色思想,为未来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奠定扎实的基础。”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来源: 中国记协网] [作者:金慧瑜] [编辑:谢军辉] 
热词推荐:净化_ 绿化_ 彩化_ 亮化_ 美化_ “五化”_ 海口城市更新_ 海口“五化”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